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受大选不确定性的影响,财政被动收缩,但大选后有望恢复宽松态势。由于本届大选面临总统、参议院“洗牌”的可能性,且两党在各类政策、尤其产业政策上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企业产能扩张或进入停滞、等待阶段,财政补贴支出随之下降。大选后,财政弹性可能自然恢复。中期,两党财政政策对内外需相对动能,美国产业趋势,及全球贸易和通胀的走势均有深远影响。虽然侧重不同,但两党“大财政”/高赤字的立场均对总需求形成支撑;但行业层面的受益板块不同。同时,对财政可持续的质疑也有推升长期国债风险溢价的“副作用”,期限利差可能明显扩大,债市波动率也可能上升。
除了尽快用好存量政策外,财政部已经表态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随着地方密集调整预算逐步明确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越来越多地方将发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由于重点项目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对投资的支撑性和对经济的带动性都比较强,因此这几年很多省份采取了早准备、早确定、早开工的做法。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持续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充分发挥市场自主力量带来的生命力,都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方面。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曾一度被禁止。随着去年底政策放开,北京成为首个发债投向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