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财报解读|油气产量创历史新高,“三桶油”上半年狂揽2000多亿元

第一财经 2024-08-30 19:50:49 听新闻

作者:郭霁莹    责编:乐琰

为了适应能源转型大趋势,“三桶油”均在持续探索“油气+新能源”的协同,不过在具体业务和路线上,三家公司各有侧重。

目前,“三桶油”已陆续披露完成2024年半年报,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2054亿元,折算下来,上半年合计日赚11.3亿元。

为回报股东,“三桶油”推出大手笔分红。中国海油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石油中期拟派息每股0.22元,派息总额402.6亿元,连续三年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石化也计划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46元(含税),分红比例达49.8%。

从业绩表现上看,中国海油(600938.SH)增幅最大,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达22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797.31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石油(601857.SH)在“三桶油”中盈利居首,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86.11亿元,同比增加3.9%,亦创历史新高;中国石化(600028.SH)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6%,达371亿元,由于部分石油石化产品销量下降,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至1.58万亿元。

原油价格上涨以及油气产品销量增加,是“三桶油”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增长带动原油需求回暖,产油国联盟延续减产策略导致供应偏紧,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际油价同比上涨,Brent、WTI原油现货均价分别同比上升5.5%、5.6%,达84.06美元/桶、78.95美元/桶。

今年上半年,“三桶油”油气当量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半年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3%、3.1%、9.3%,达9.06亿桶、2.58亿桶、3.63亿桶。

具体来看,在勘探开发方面,中国石油上半年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落实多个规模油气储量区;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北部湾盆地新区带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加快推进胜利海上、塔河、北部湾等原油重点产能建设,加强老油田精细开发,同时积极推进顺北二区、川西海相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中国海油的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等顺利投产,“深海一号”二期和巴西Mero3等重点天然气开发新项目顺利推进。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为了适应能源转型大趋势,“三桶油”均在持续探索“油气+新能源”的协同,不过在具体业务和路线上,三家公司各有侧重。

中国石油的新能源业务亮点在于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公司上半年新获得风光发电指标725万千瓦,签订地热供暖合同面积4615万平方米,报告期内,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154.4%达21.7亿千瓦时;中国石化则积极培育氢能、风能、太阳能等业务,加快构筑“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公司还全力推动充电和加气网络发展,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中国海油侧重将新能源与油气勘探业务相融合,公司通过自产自用及绿电交易方式,扩大绿电使用规模,其“海油观澜号”稳定在产一周年,上半年累计发电1440万度,累计发电2858万度,折合二氧化碳减排1.66万吨。

“促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国家推动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3年初,国家能源局专门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部署。在此背景下,油气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系列要求,在实践中创新“油田→地热田”“油田→绿电田”“油田→储碳田”等新模式。

陆如泉建议,油气企业在资源开发方面,立足就地、就近消纳为主,大力推进陆上油气矿区及周边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在技术方面,促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建设一批低碳或零碳油气田建设示范工程。

“玉门油田就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老油田向清洁电力生产基地转型的新路子。”他举例称,作为1939年开发的老油田,玉门油田多年来一直面临油气资源接替困难、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等问题。近两年,玉门油田启动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建设,快速建成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到8亿千瓦时,自2004年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