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消息,近段时间以来,有企业向协会反应下游电站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招标价格机制的原因导致价格踩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滑的重要推手。为更好了解真实情况、推动上下游对接、探讨解决方案、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8月29日下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价格机制座谈会”。
会议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目前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合理低价对于下游电站业主来说也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
会议建议,联合上下游企业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机制,如采用两步制开标、采用合理均价作为靶心价、将产品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可靠性、知识产权、可持续运营能力、履约能力、社会责任、ESG、自主可控、绿色供应链等纳入评分体系等。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编制发布价格指数、成本指数以更好反映光伏产品当期价格,并作为调价机制的重要依据。参照光伏技术领跑基地成功经验,在风光大基地中拿出一定规模电站专项用于支持先进高效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广。
会议呼吁,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主体责任,杜绝恶性竞争,真正站在行业立场决策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下游光伏电站电价政策,解决弃光限电问题,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范地方政府产业配套、地方保护等不合理行为,切实降低光伏发电非技术成本,使上游制造端降本增效带来的红利真正受益于下游应用端。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光伏行业仍需警惕新一轮技术外溢造成的技术贬值和过度投资、警惕光伏低价的内卷模式被“复制”到储能行业、警惕产能出清“前夜”的虚假繁荣。
谈及当下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痛点,朱共山建议政企联动促出清,严控新增产能的同时,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只有全行业的大整合才能解决行业“内卷”。
该展览会是全球专业的光伏储能展,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等,涵盖了光伏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截至2024年末,林洋能源的应收账款为43.08亿元,其中约45%为光伏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