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成都车展期间,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炮轰小米汽车“抄袭”保时捷。他表示,“我直接喷一下小米。这个抄啊,真不要脸。抄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很多人不认识那个叫保时捷的车,保时捷车怎么会难看呢?我很理解,没什么不好意思,只要成功。”
随后,俞经民称,但最后小米汽车一定会殊途同归,仔细地考虑品牌定义,因为汽车不完全是电子消费品,手机都长得差不多,汽车永远不会。
在接受此次媒体采访前,俞经民刚刚履新。8月14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宣布,经上汽集团党委会决定,原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任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2008年期间,俞经民历任上汽大众区域总经理、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销售总监、上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2011年,任上汽集团海外经营筹备组组长;2014年,任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2021年3月,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兼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2月,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同时担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于俞经民的炮轰,截至发稿,小米汽车方面暂未回应。
小米SU7正式上市以来,面临的市场争议和质疑并不少。就在此次被上汽高管炮轰“抄袭”之前不久,极越的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在朋友圈炮轰小米汽车亏钱卖车的言论也引发了市场热议。
不过,小米SU7自今年3月底上市以来,热度不减。9月1日,小米CEO雷军在微博上称,2024年8月,小米SU7交付量超10000辆,目前已连续3个月达成破万交付目标,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
小米在AI眼镜方面的动作试水意味比较重。
盘面上,银行股领跌,油气、保险、电力、白酒跌幅靠前,固态电池、AI应用概念股调整。算力产业链走强,CPO、铜连接方向领涨。
是否具备显示功能是划分AI眼镜过渡阶段与成熟阶段的重要指标。
连续三年在华销量遭遇“滑铁卢”后,保时捷大降价能否扭转颓势?
小米手机一季度在全球不同市场的大盘表现差异很大,客观存在的宏观变量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