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行百业的计算场景纷繁复杂,单一计算架构无法应对。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一批“算力运营商”。上海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无问芯穹9月2日宣布获得新一轮近5亿元人民币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投入两方面,一是新技术的持续研发,二是加速产品商业化。该公司基于软硬协同和多元异构技术,开发了兼容多元异构算力芯片的AI异构云平台,成立仅16个月累计融资就达到近10亿元。
无问芯穹介绍称,自平台上线以来,已有Kimi、LiblibAI、猎聘、生数科技、智谱AI等多个大模型行业头部客户在该公司的AI异构云平台上稳定使用异构算力,并获得大模型开发工具链服务。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CEO夏立雪表示,政企背景的客户占了很大一部分;大模型客户也是重要的使用群体,研究型机构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夏立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很多算力、硬件的效能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我们需要提供高效整合异构算力资源的算力平台,以及支持软硬件联合优化与加速的中间件,让异构芯片真正转化为大算力,包括把不同的模型在各类硬件上快速完成高效部署,让算法和算力之间形成最佳的软硬件联合的优化协同。”
无问芯穹战略运营高级副总裁王梦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做算力运营这件事情本身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如何通过我们的技术能力把这种技术变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变成算力,然后再对它进行一个单位化的定价,并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应。我们的盈利能力与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整个AI市场的发展是高度挂钩的。”
她进一步称,据公司谨慎预估,未来3至5年之内将能规模化地实现利润。“目前我们还没有具体的IPO上市计划,这是我们下个阶段会考虑的。”王梦菲说道。
从3万亿美元市值增至4万亿美元市值,英伟达用了13个月。今年年初,英伟达股价曾一度遭遇DeepSeek“黑天鹅”的冲击。
应对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等关键挑战。
团队在人工智能(AI)热辐射超材料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构建了一个热辐射超材料逆向设计AI模型
上海正围绕制造、医疗、科学等5+6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模塑申城”工程
他认为,越接近通用智能越要保持敏捷治理,形成创造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否则带来的危害也可能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