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字节跳动旗下飞书发布会现场,飞书CEO谢欣表示飞书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正明显收窄。
谢欣称,飞书2023年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2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 3亿美元。此前飞书披露2022年ARR达1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7倍。
谢欣对记者表示,国内SaaS行业增长速度中等向好。付费难、项目制等沉疴持续多年,谢欣认为企业如果找准用户痛点,不着急把业务做散,会有客户愿意付费。国内SaaS不需要完全复制美国模式,后者找到任何一个客户痛点都能收到钱,因此在谢欣的视角下,国产SaaS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客户的付费意愿问题,该习惯的培养还处于爬坡阶段。
至于SaaS行业多年存在的项目制问题,谢欣表示,一方面,飞书产品本身就是标品。另一方面,如果客户有明确的普适性需求,飞书会与客户共创;如果该需求非常“个性化”,飞书或开放API接口接入第三方,或直接拒绝。
这也涉及飞书内部考核的另一指标——NDR(Net Dollar Retention,收入留存)。谢欣称,飞书日常获客动作中有些策略已不再做,就是因为NDR太差。
AI是今年SaaS厂商提及颇多的关键词,对于SaaS与AI的融合,谢欣表示,过去一年,AI行业处在不断迭代提升的过程中,但2023年的AI行业有些过于“上头”,实际落地并没有实现预期中那么好的效果。
此前北森联合创始人、CEO纪伟国对话崔牛会创始人、CEO崔强时也表示,大模型不断演变,现在只是早期阶段。AI创新究竟能为客户创造多大商业价值,当下不太好判断,因为真正的规模化采用需要一段时间验证。因此,如果SaaS厂商现阶段想用大模型赚很多钱,当下不太现实。
同时,谢欣认为目前AI在To B领域远未达到爆发的时间点,或许还需五年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从业者需要把每款产品做到极致。
①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②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举办;③广西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获重要突破。
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底层构造,大模型已经在诸多领域自证价值。但对于医院场景来说,大模型能在哪些关键环节提供帮助,能帮助到何种程度,仍然是一个未解的命题。
①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副主任医师职称考试;②SAP宣布接入阿里通义千问;③快手:第一季度可灵AI收入超过1.5亿元。
机器通过考试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医生。
①京东工业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②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③上海:探索AI大模型助力科研范式创新,建立算力设施的开放和优惠使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