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押注的1X上新了:人形机器人原型NEO亮相
OpenAI参与投资的挪威机器人初创企业1X Technologies日前正式发布其最新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NEO Beta。作为一款专为家庭环境设计的消费级机器人,1X公司发布的视频显示,NEO能够胜任多种家务任务,从整理厨房餐具、递送物品、到完成泡咖啡等复杂操作。这款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仅为29.9公斤,步行速度可达4.02公里每小时。它可以承受20公斤的重量,是自身体重的2/3,续航时间为2~4小时。尺寸和形态几乎与一个成年人相仿。据报道,NEO计划最快今年内发售,价格将努力控制在“相当于一辆经济型小汽车的水平”。创始人Bernt Børnich预计,到2027年,机器人将变得“足够智能”,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点评:1X公司成立于2014年。2022年,1X与OpenAI展开合作,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具身学习的发展。去年3月,1X完成了2350万美元的A2轮融资,由OpenAI创业基金领投。今年1月,凭借介绍NEO的13张PPT,1X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瑞典风投基金EQT Ventures领投,新投资者Samsung NEXT、现有投资者Sandwater、Skagerak Capital和Nistad集团参投。
xAI上线全球最大AI训练集群Colossus
9月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上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初创企业xAI打造的超级人工智能训练集群已经正式上线,该集群名为“Colossus(巨人)”。Colossus 在 7 月份初步建成,具备 10 万张 H100 GPU 算力。马斯克表示,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让 Colossus 的规模达到20万块GPU,其中包括5万块H200。马斯克表示,Colossus 仅用了122天完成,xAI 团队、英伟达及其众多合作作出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点评:今年5月份,Colossus首次被公开,马斯克在一场演讲中透露,xAI计划打造一台超级计算机,名为“算力的超级工厂”,预计规模是市场上最强大竞争对手的四倍。该计算机将采用英伟达H100 GPU。7月22日,马斯克在X上宣布,xAI团队、X团队、英伟达及其他支持公司已经于当地时间凌晨4时20分开始在“孟菲斯超级集群(Memphis Supercluster)”,也就是Colossus上进行训练。
英国批准微软与Inflection AI的交易
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近日批准了微软投资Inflection AI交易,称该交易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反垄断调查。Inflection AI 是一家AI初创公司,曾在去年5月推出了名为 Pi 的 AI 机器人。今年3月,微软同意向AI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支付6.5亿美元,用于获得其AI软件的授权。此外,微软还宣布聘用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以及该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点评:Inflection AI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与收购不同的是,Inflection AI仍然保留其专有的技术。对于这笔交易,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于4月份向感兴趣的第三方发出了评论邀请(ITC),希望他们对微软和Infection AI的相关安排是否符合英国的合并法规,以及是否将影响市场竞争发表意见。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新创AI公司已筹资10亿美元
9月4日,安全超级智能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高管表示,这家由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共同创立的公司已经筹集10亿美元现金,用于开发远超人类能力的安全人工智能系统。Andrees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 和 SV Angel 参与了此轮融资。SSI目前有10名员工,公司计划用这笔资金购买算力并聘请顶尖人才。
点评:去年,苏茨克维投下罢免OpenAI CEO奥尔特曼的关键一票。奥尔特曼回归后,苏茨克维亚被踢出OpenAI董事会,之后在今年5月离职。在离开 OpenAI 后不久,苏茨克维于 6 月成立了 Safe Superintelligence,希望在一个纯研究机构内开发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这家公司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第一款产品将是安全超级智能,在此之前它不会做任何其他事情。”苏茨克维表示,“它将完全免受处理大型复杂产品和陷入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
谷歌高管警告称AI未必能影响生产力
近日,Google 高管 James Manyika 警告,尽管预测 AI 的经济潜力高达万亿美元,但它未必能提升生产力。Manyika 是 Google 负责研究、科技和社会的高级副总裁,他指出,AI 聊天机器人可能会变得随处可见,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用生成式 AI 来编写代码是不够的。“在美国,科技行业约占劳动力的4%。即使整个科技行业百分之百地采用它,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看也没有什么关系。”
点评:在Manyika的视角下,生成式 AI 并不能保证提升生产力,人类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作。要改变生产力需要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如医疗保健和零售业普及 AI。而护士和医生等职业都不可能被 AI 取代,最多能提供协助。AI威胁论引起人们焦虑的同时,这一视角有可能让大众放松很多,但科技行业的从业者仍需应对AI对相关岗位的取代。
黄仁勋抛售英伟达股票,不到三个月套现6.33亿美元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6月13日至9月4日的一系列交易中,以每笔12万股的价格出售了近530万股英伟达股票,总额约为6.33亿美元。截至8月9日,黄仁勋持有该公司约3.5%的流通股。英伟达今年6月股价曾超135美元/股,美股9月6日则收102.83美元/股。
点评:英伟达年内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随后有所回调。黄仁勋出售的股票是其高管薪酬方案的一部分。据彭博全球亿万富豪实时排行榜,今年6月,黄仁勋总净资产曾达1150亿美元。黄仁勋股票出售计划是通过10b5-1交易规则进行,并非恐慌性出逃。
沈向洋外滩大会谈大模型:“谈卡伤感情,没卡没感情”
9月5日,在2024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谈到大模型行业“讲卡伤感情,没卡没感情”。他表示,随着大模型的参数越来越大,大模型对算力的要求已经由线性增长进化到平方向的增长。如今,算力已经是大模型落地的门槛,“真正做大模型的公司,如果你一万张卡都没有,你就根本不要讲自己是在干大模型的公司。”
点评:算力仍是大模型发展的掣肘。沈向洋还谈及一组数字:通用大模型大致万亿参数、万卡训练,行业大模型大致千亿参数、千卡的训练,企业大模型可能只需100张卡。对大模型创业厂商而言,在算力稀缺的阶段,接受云厂商的投资、置换或购买算力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OpenAI被曝将筹资数百亿美元打造AI基础设施
9月4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计划吸引全球投资者支持建设AI基础设施的计划正变得更加明确,重点首先是在美国各州启动,预计将耗资数百亿美元。正在讨论的项目类型包括建设数据中心,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提高能源容量和传输,以及扩大半导体制造。支持者可能包括加拿大、韩国、日本和阿联酋的投资者。
点评:OpenAI此前便传出了在洽谈融资的消息。拿到新融资后,OpenAI可能会用于建设AI基础设施。微软此前投资了OpenAI,OpenAI的大模型运行在微软云上。如果OpenAI寻求自己建设AI基础设施,与微软的绑定关系或发生改变。不过,消息称微软公司也可能是OpenAI打造AI基础设施的潜在合作伙伴,微软未具体评论该项目,但表示知情并参与了该公司任何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广泛努力。
英伟达周二市值蒸发2789亿美元
英伟达周二重挫9.5%,市值蒸发2789亿美元(约合1.99万亿元人民币),盘后进一步下跌了2%以上。此前有报道称,英伟达收到了美国司法部的传票,作为反垄断调查的一部分。英伟达随后回应称:“我们已经向美国司法部进行了询问,但尚未收到传票。英伟达凭实力取胜,我们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对我们业务的任何问题。”
点评:二级市场对于科技巨头反垄断的消息较为敏感。美国时间6月6日,市场传出美国监管机构对英伟达、微软、苹果展开反垄断调查的消息,当日英伟达收盘股价便下跌了1.18%。此前有消息称,美国司法部最近几周在向科技公司询问英伟达的商业行为,包括硬件捆绑销售行为。市场仍在等待相关调查尘埃落定。
研究机构称英伟达H200将成下半年AI服务器市场出货主力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最新研究,称供应链调查结果显示近期CSP(云端服务业者)和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将提高对H200的需求,预计该GPU将于2024年第三季后成为英伟达供货主力。在英伟达今年的产品规划中,H200是首款采用HBM3e(第五代高带宽内存)8Hi(8层堆叠)的GPU,后续的Blackwell系列芯片也将全面升级至HBM3e。
点评:英伟达H200采用Hopper架构,黄仁勋近日表示,Hopper架构芯片需求仍然强劲,业界对最新架构Blackwell的期待则令人难以置信。英伟达管理层则表示,Hopper和Blackwell两者可以共存。Hopper架构的芯片之外,市场仍期待Blackwell可以接棒成为出货主力。英伟达预计第四季度预计Blackwell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2025财年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这笔融资后,OpenAI的估值将比其竞争对手高出不少。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去年11月被短暂驱逐后,Murati曾担任临时CEO。
该功能将在未来几天内逐步推出,将首先在美国市场上线。
英伟达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但股价大跌反映了市场对AI算力后续发展的担忧。但国内AI算力建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OpenAI或最快今秋推出推理AI产品“草莓”;谷歌研究人员发布游戏生成引擎Game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