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低效闲置存量资产盘活利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8月,通过出租、产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元方式,南京市共盘活项目206个,预计可获得资金收入94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记者注意到,上述206个盘活项目有市级项目84个、区级项目122个。其中,土地资源类项目58个,固定资产类项目133个,无形资产类项目15个。
今年以来,南京市坚持分层分类,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了市级、区级和专项三类存量资产资源台账库。各区(板块)和牵头部门,根据入库项目的规模、成熟度及盘活进展等适时将项目推送市级台账库。据统计,1—8月,共梳理盘存项目397个,其中市级152个、区级245个,涵盖产业园区、文化场馆、低效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
同时,南京市坚持完善机制,加强组织推进。推进过程中,建立了定期调度、会商协调、咨询服务、监测通报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定“盘”什么、明确怎么“盘”。通过咨询服务机制,南京市统筹华泰证券、东方资产、华设集团和玄武律政产业服务联盟等专业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团队,为项目盘活方案提供智力支持。南京市还聚焦目标计划、成果成效、服务保障三个维度,形成“可评价、可对比”的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按月发布专刊通报工作进展。
记者了解到,根据《南京市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定的指标,南京市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较好。其中,农村闲置房产盘活2.79万平方米;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盘活2.31万平方米;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新增房产出租面积2.36万平方米,不动产确权办证面积186.54万平方米,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6.43亿元;市属国有文化企业闲置房产盘活利用面积0.58万平方米;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0.84万亩。南京市基础设施REITs项目正式获批1个、已推荐至证监会1个。
全国首组“中债融资租赁公司债收益率曲线族系”、全国首单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交所绿色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一批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在会上成功发布。
当前并购重组正处在政策红利期和窗口期,希望广大企业、中介机构利用好政策契机,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共同推动并购重组“南京板块”做大做强。
进入2025年,仅2月,中央企业已在上交所发行各类债券产品超600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