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汨罗市人民政府发展顾问,汨罗市求索智库研究会研究员)
本文来源一财号“我和我的家乡”系列策划,更多“大V话家乡”请点击这里
文化旅游被称为无烟产业,是推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丰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文化旅游、影视娱乐等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笔者的家乡湖南省汨罗市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良好条件和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域内外资源,就能促进文旅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一、汨罗市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与不足
汨罗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因境内汨水、罗水汇合成汨罗江而得名。汨罗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
第一,汨罗市交通发达,方便出行。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240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复线、210省道纵贯南北,平益高速、536国道、308省道横贯汨罗东西,附近还有长沙和岳阳两个机场,全国各地来往汨罗都十分方便。从汨罗乘坐高铁去长沙、岳阳都只需要20分钟左右,去武汉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汨罗市还是长株潭都市圈一小时圈的重要节点城市,能够吸引大量游客。
第二,汨罗市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是洞庭湖的重要生态屏障,汨罗江、兰家洞是湖南省美丽河湖。汨罗市还拥有玉池山风景名胜区,以及神鼎山、八景洞省级森林公园。玉池山主峰达摩岭海拔777.5米,是湘北最高峰。汨罗市历史悠久,拥有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和非遗资源。汨罗江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殉国之地,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归宿地(杜甫葬于汨罗江畔的平江县安定镇)。汨罗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祠--屈子祠、屈原墓等纪念屈原的古迹建筑和罗子国城遗址,建有屈子文化园、屈子书院等。屈子祠是全国唯一纪念屈原的古建筑,一江一祠,以“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而闻名海内外。屈子祠汨罗江景区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屈子祠附近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建筑(俗称玉笥山“八景”)。汨罗还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中国龙舟名城”“中华诗词之乡”,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还拥有“屈原传说”“屈子祠祭屈大典”等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三,汨罗市红色旅游和文学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和文化名人。屈子祠和汨罗书院曾是湘北地区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地。“五四运动”前后,年轻的毛泽东曾两次造访屈子祠和汨罗书院。1961年,毛泽东在读完《楚辞》后写下了《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曾在汨罗进行“拉锯式”的争夺战,汨罗江畔各阶层人民群众积极抗敌,自发组织自卫队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殊死搏斗,用血与火诠释了湖湘文化中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刚毅执着的坚韧精神。汨罗是开国元勋任弼时的诞生地和童年、少年生活的摇篮,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的专题纪念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弼时故居。这里现已成为各界人士纪念缅怀任弼时的重要活动场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汨罗市被列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除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外,汨罗还拥有中国早期乡土作家彭家煌、现代作家杨沫、白杨,以及韩少功及其文学馆等。
此外,汨罗市东部、东南部分别与长沙市的长沙县、望城区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市,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这些地区有很多旅游资源。具体来说,汨罗市可整合利用的域外旅游资源有长沙市景点、杨开慧故居、左宗棠故居、岳阳楼等,本地还拥有端午习俗、长乐故事会、地花鼓、长乐甜酒、汨罗粽子、船山毛笔、汨罗香囊等旅游娱乐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汨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统计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汨罗市已经建立的国家4A级景区有2家(任弼时纪念馆、屈子文化园)、国家3A级景区7家(长乐古镇、西长、普德文化园、神鼎山、红花山、八景洞、屈原酒生态酿酒园),星级旅游酒店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汨罗江旅游度假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西长村、新义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序贤村、永青村、长乐街社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屈原酒生态酿酒园)、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1个(长乐古镇景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长乐古街)、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个。2023年,汨罗市实现旅游人次数998.78万人次,同比增长57.63%;旅游收入100.75亿元,同比增长60.65%。
汨罗市在发展文旅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旅游景点小,影响力有限,吸引力不强,尤其是缺乏常年性大型文旅项目。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域内外资源,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二、促进汨罗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1、巩固与整合域内外已有资源,扩大影响力,打造品牌
从近期看,促进汨罗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措施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盘活做大现有景点。例如,利用自然资源和紧临长沙市的优势,做大玉池山风景名胜区,打造达摩秘境、神鼎山、八景洞品牌,使之成为避暑、休闲娱乐、丛(竹)林寻宝、学生野外生存和模拟实战演练、甚至狩猎场等胜地。二是整合域内外资源,开辟新的旅游线路。例如,开辟“长沙—杨开慧(纪念馆和故居)—任弼时(纪念馆和故居)—左宗棠(故居)—屈原(屈子祠和屈子文化园)”“中国开国烈士和元勋及历史名人一日游”,或“长沙—杨开慧(纪念馆和故居)—任弼时(纪念馆和故居)—左宗棠(故居)—屈原(屈子祠和屈子文化园)—岳阳楼“中国开国烈士和元勋及名人名楼二日游”项目,等等。这样的项目推介对象是国内外旅行社(组团游)以及或自驾游的长沙、岳阳和外地游客(自驾游),还可以作为长沙、岳阳各中小学和大学生的游学、爱国主义教育等项目。笔者曾亲自考察体验了“中国开国烈士和元勋与历史名人”一日游,并遇到了很多同样旅游的游客,说明该项目切实可行,受人欢迎。参见旅游路线图。三是打造文化旅游项目,例如以及以屈子文化园和杜甫墓祠为重点的汨罗江“蓝墨水的上游诗歌文化游”等。
2、整合本地旅游资源,打造常年性大型文旅项目
汨罗市拥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和屈子祠古建筑、楚辞和现当代诗歌文学底蕴、丰富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等文旅资源。为此,可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打造长期性、常年性大型文旅项目。例如,做大做强国际龙舟赛。又如,政府通过出让土地招商引资(智),借鉴宋城千古情模式,吸引宋城演艺公司投资建设罗子国城或楚国文化城,邀请“千古情”系列演艺作品总导演黄巧灵策划制作“汨罗千古情”,再利用现有的屈子文化园,打造一个展示楚国文化、中国诗词文学、汨罗历史、汨罗历史名人的大型旅游娱乐景区。该景区可以整合但不限于以下项目:屈子文化园(含屈子祠、屈子书院)、屈原墓、罗子国城遗址、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南阳里屈原旧居、毛泽东与汨罗和屈子祠、开国元勋任弼时、汨罗千古情大型演出、汨罗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和演出,水上和旱地划龙舟等娱乐项目,带动长乐甜酒、汨罗粽子、川山毛笔等汨罗特产的展示与销售等,建立《中华诗词文学博览馆》《屈原与汨罗纪念馆》等。宋城演艺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宋城、三亚、丽江、九寨、西安、上海、桂林、张家界、炭河、明月、黄帝、珠海千古情系列,经验丰富。汨罗和宋城演艺公司合作共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专家表示,如果能盘活呆死矿,将激活至少万亿元投资,增加大量采矿产能,助力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
目前,全国风景名胜区总数已达1051处,面积23.0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3%。中国57项世界遗产,其中35项在风景名胜区。
关键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建立起资源权益市场化交易机制。
2023年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07.95亿元,占全省的49.0%,营收规模首破万亿大关。
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