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行指标,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9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扰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加快,经济景气的总体水平保持稳定。
她认为,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地见效,以及进入“金九银十”生产旺季,PMI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等总体景气水平有望逐步回升。
受高温多雨、部分行业生产淡季等因素的影响,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同时,在暑期出行等消费带动下,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2%,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
刘爱华分析,在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PMI指数分别为51.7%和51.2%,比上月分别上升2.3和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信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在54%及以上。高耗能行业为46.4%,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指数下降是本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她特别提到,制造业企业生产预期目前处于扩张区间,8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表明多数的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结构性的变化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服务业中,暑期消费带动作用显著,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都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刘爱华表示,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5.4%,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都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整体比较乐观。
面对服务零售“非标化”与“规模化”的天然矛盾,大型互联网平台正积极发挥技术能力优势,成为破解困局、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第一财经记者7日下午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今年1-5月,上海市软信业营收总规模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
今晚公布的非农报告将受到更多关注。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