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净零目标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影响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近日举行的2024第一财经零碳峰会,主题聚焦“未来增长新前沿,新质生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吕建中博士在题为《全价值链的碳管理》的演讲中提出上述观点。他强调,“企业家们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来推动企业适应于在变化的市场当中竞争力的提升要求。”
他从专业角度阐释了全价值链碳管理的背景、要素、路径、方法和阶段,以及如何通过数智化工具和平台来量化碳排放、优化减排策略,并促进碳资产的商业化。“更重要的是,在规划时一定要从业务逻辑出发,不是为了做减碳而减碳,否则无法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吕建中表示,要以“做减碳”为契机,重新梳理业务逻辑,寻找可改善的地方,沿着提升业务增长和发展水平方向,去增强上下游协作,让供应链产生更多效益,“净零”本身也是价值创造。
事关未来数十年的大市场
吕建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重挑战,通过技术、市场、制度层面变化传导给企业。
置身其中,企业如何考虑未来发展的战略,可以参照哪些正在发生的实践案例?对此,吕建中进一步阐述了影响全价值链减碳的四个重要因素:政策、技术、企业和市场。
首先来看政策。2015年形成的《巴黎协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各国对时间点和目标有具体的承诺。
其次是技术,使用节能降碳技术、碳利用与转化的技术,新型的能源迭代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等技术,才能形成全价值链减碳的落地实施方案。
第三是企业,包括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及从物料到最终产品触达到的销售单元,或用户,涉及组织碳排放、产品碳排放、产品碳足迹,还有消费者端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认证标签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企业、行业不同,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变化。每一个行业设置减碳的定位、战略、目标、努力都不一样。
最后是市场。要认识到,未来30年经济和能源转型过程中,市场巨大。
显而易见,响应全球碳减排的浪潮,净零目标成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影响企业持续竞争力一个关键的要素。
当前,企业承接来自于供应链的传导压力,比如链主企业希望实现零碳,要求就会传导到上游供应商。企业的贸易经营也面临变化:如欲进入欧洲市场,则会受到贸易壁垒或市场准入规则带来的压力,像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锂电池法规等。相应地,企业在绿色、环境板块,在低碳方面的良好表现,也会带来拉动的作用,更容易赢得资本的青睐。
“在政策驱动和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向降低碳排放的方向努力,这就是当今企业所处的位置。”吕建中表示,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将全价值链碳管理融入经营活动。
“三个三”法则实现碳管理
碳管理企业究竟要如何做?吕建中表示,最好能够聚焦于三个链:供应链、碳效链、数据链。这三个链都以碳为核心,因此数据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数据,我们无法把碳定量化标准化、摸排清楚,最后变成碳资产进行碳交易,实现碳金融的目标。没有碳的清晰计算,就无法真正控制碳,也无法完成来自供应链上的无论是链主还是上下游之间的相互要求,并推动贸易或经营活动。”吕建中表示。
吕建中认为,企业的全价值链碳管理需要有三个路径、三个任务,分三个阶段。
首先,选择路径。第一个,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物流运输环节、产品使用环节,以及最终处置环节的碳排放管理,整个过程形成闭环。第二个路径,通过抵消,购买绿电或是碳汇,管理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第三个路径就是把上述两者融合。
其次,要完成三件事:确定公布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至少开发一到几个与碳中和相关的产品,让碳中和的努力落地实践;公布碳足迹管理的进展,并做好信息披露。
再次,把这些设定好了以后,放在短中长三个时间阶段进行规划。
他提醒,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干不成的,全价值链上的碳管理方式,有端到端、供应链的商业和技术协同,还涉及碳减排市场和金融对绿色低碳行为的扶持。
吕建中特别提及,要在价值网络上,即在由众多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生态中,来思考企业的三件事情、三个路径、三个阶段的工作,才能放大成效。
在梳理过程中,企业做碳减排和形成碳路径,也可以使用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等工具。
对外部而言,一家企业践行零碳战略的时候也要对外进行公正、透明地披露。碳减排当中最重要且有难度的问题是把数据搞清楚。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发了相关系统,如小型初创企业碳探,可以把真实场景可计量碳和行业可参考的碳结合起来,作为碳因子的计算指标。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市,肩负着在绿色金融领域探索引领、示范先行的重要使命。
虽然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下新的纪录,但远没有达到满足全球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所承诺的每年1000GW新增装机容量。
海运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和政策支持,推动绿色转型和减少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中国在推动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实践方面的行动,可以对全球海运集装箱行业的环境影响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
到2035年,富裕国家将每年融资3000亿美元,并在未来几年增加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