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段宏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来源一财号“我和我的家乡”系列策划,更多“大V话家乡”请点击这里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洞庭湖腹地,见证了三湘地区从传统鱼米之乡到稻虾共作的农业转型发展的巨变,也看到了新型农殖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绿色转型上的巨大潜力。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我已在绿色经济和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深耕十余年,本文即是其研究成果的缩影。
稻虾米产业采用了稻田和虾塘结合的养殖模式,被称为稻虾共作。这种方式将水稻种植和淡水龙虾养殖相结合,形成一种天然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在此系统中,龙虾生长的环境为水稻提供了有机养分,促生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独特稻虾米。此外,稻田中的虫害是龙虾的天然食物,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稻田中的植物残渣则可作为虾塘的饲料,增加了虾的肌肉质地和口感。由此可见,稻虾共作模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有机物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成了基于自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NBS)。为此,我们针对稻虾产业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绿色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稻虾模式有助于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伴随着农村种粮效益的下降,不少地方种粮的积极性不高。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大省—湖南省为例,稻谷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4209.6千公顷下降到2021年的3971.1千公顷,下降幅度达5.67%。稻虾共生模式下每亩大米的产量在800斤左右,小龙虾的产量在300斤左右,净利润可高达3500元/亩,相比传统水稻单植可为农户带来2000元以上的亩均增收,稻米和小龙虾的双重经济收益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对素有“中国稻虾米之乡”之称的湖南省南县而言,自2016年县委县政府推广稻虾产业以来,大批的农民把非粮食作物用地、撂荒田变成了稻虾共作田,水稻种植面积从5.7万亩增至62万亩,稻虾米原粮从2.8万吨增至33万吨,综合产值由13.8亿元增至155亿元。
稻虾模式的实施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虾苗养殖、虾塘管理、水稻种植、虾塘建设和维护、水质管理和环境检测、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合作社管理、文化旅游等环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路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粮食产量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2.1公斤增长至2022年的483.5公斤,增幅约为6.95%,且始终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其中稻谷和小麦自给率接近100%,国家粮食储备数量充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稻虾产业模式对温度、降雨、水质、土壤等均有一定的要求,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大概仅有20%的稻田适宜这种模式。因此,对稻虾模式进行适度地推广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有限,反而有助于解决农村“撂荒地”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二、新的人口发展形势下粮食需求将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龄化加剧,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高强度机械性劳动的大规模替代,口粮总需求量的降低将成为未来可以预见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居民食物消费逐渐向均衡营养和多元化的方向演进,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逐渐取代粮食需求,使得全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明显下降。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相对30多年前下降40%,肉蛋奶的消费量增加2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了近3倍。从我国当前的粮食品质看,存在低水平的产品同质化现象,难以满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变化,表现为普通品种粮食过剩与差异化高品质粮食短缺并存。
相比于传统稻米,稻虾共生模式下的稻米口感新鲜细腻、软糯清甜,富含微量元素(如锌、铁和硒等)和有机物质,营养价值更高,且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绿色健康度较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加工后的稻虾米市场均价可达9元/斤,比普通稻米高出2-3倍。近年来,稻虾米获得了国内外一系列奖项,如南县稻虾米在2022年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奖,在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上喜获“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奖”。
与此同时,小龙虾凭借其“烹调灵活、口味多元”的特性,从区域美食走向全国,一跃成为现象级“网红水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当前,我国小龙虾的需求总量约为190万吨,其中餐饮需求140万吨、加工需求50万吨,但国内供给仅90万吨,需求缺口近100万吨。此外,国际市场需求缺口约为30万吨。从2016年开始,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不断增长,其中2022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为2800万亩、产量为289.07万吨,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四位,产业综合产值达4580亿元。小龙虾产业形态正在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向包含“育种、养殖、加工、物流出口”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稻虾共作模式为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特色化新途径。
三、以稻虾共作模式赋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1.开启示范区试点,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共作的新型农业模式。研究适合共作模式的稻虾条件,规范发展标准,如地下水位、土壤类型、水资源供给条件和水质环境等。建议从先期探索充分,地质环境适宜的湖南大通湖区、湖北洪湖等地开展科学种养试点,并逐步向江西、安徽等满足条件的地区试点推广。科学划定稻虾适宜区和非适宜区,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一方面,通过探索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来满足粮食消费从‘量‘到’质‘转变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科学划定种植区,严格控制稻虾种养的沟坑占比,防止耕地“非粮化”,避免出现“重虾轻稻”的现象,影响粮食安全。
2.强化科技支撑,加快高端品种培育。长期以来我国的稻米生产主要关注产量,忽略了品质和口感,高端优质稻米发展不足,相对滞后于粮食需求转变的预期形势。建议成立针对稻虾产业的校企、校地合作研发中心,激励专用优质品种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香米、糯米、胚芽米、功能米、米珍营养米等适应多元化需求的高端稻米,推动稻虾产业绿色、优质、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北五常、南稻虾”的品牌格局,增强国产稻米在国内外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3.推进稻虾模式的全链建设,打造高增加值化的现代农粮产业格局。在稻虾种养试点区打造出集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完整稻虾全产业链,逐步针对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突出产业布局优化,智汇资源要素,规划相关产业园、产业集群建设,将稻虾产业由利基市场推向成熟化。培育全国知名的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推进“互联网+稻虾”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集休闲旅游、科普活动、垂钓体验等功能于一身的“稻虾”田园创意基地,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预计到2029年,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有序发展,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全市林下经济类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到15家以上。
极端气候归成为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报告称,极端气候导致其中18个国家和地区约719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
报告提到,我国农村人才流失,农业产业总体大而不强,农业产业链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乡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广东地方储备粮规模和成品粮储备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粮食仓储企业完好仓容连续七年保持增长。
浙江在粮食生产面积、总产实现了“双增”,这一省域样本有哪些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