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深港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假期3天深圳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214.9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7.8万辆(艘/架/列)次。深圳边检总站今年以来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65亿人次,超过2023年全年总量,“流动”的大湾区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三地互联互通持续提速升级,人潮涌动的深港口岸成为了港澳居民北上热潮的缩影,“一脚油”逛湾区成了新风尚。今年以来,深港口岸出入境客流已10次创全面复关以来新高。截至9月17日,深圳边检总站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65亿人次,超过2023年全年总量,其中港澳台旅客为2023年总量的102%。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深圳边检总站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牵引,创新实施“三队两区一中心”新型警务运行机制,首创“一优两新”客流疏导模式,制定落实客流疏导12项措施,固化9项常态长效保畅机制,拓展移动警务场景,深化内外警务联动,推动深圳“海陆空铁”口岸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措施、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便利政策,高效保障353.92万人次外籍旅客顺畅通关,达2023年总量的121%。其中,来自西欧、北美、东亚地区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超过150%,“丝滑入境”已成为“中国游”新名片。
深圳机场今年新开8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运业务量三年增长50%。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今年累计吞吐量突破1050万标箱,同比增长21.7%,小漠国际物流港出口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增速居国内港口首位……面对国际航班加开、航线加密、货运加增的发展态势,深圳边检总站创新实施交通工具及员工出入境查验监管模式,积极推广实施边检行政许可申请受理“线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载运大宗商品、鲜活产品、民生物资的货运车辆开设“绿色专用通道”,对“一带一路”运输保供船舶、科考船舶以及到友联船厂维修等船舶“随报随检,随到随办”,充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各类产品的跨境运输需求,助力深圳外贸出口连续31年领跑全国。
为策应前海、河套、沙头角三大合作平台发展,深圳边检总站积极加快皇岗、沙头角、前海等口岸新改扩建,助推蛇口、小漠港等口岸扩大开放,以口岸新开放格局助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优势。此外,围绕助力广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该总站充分发挥口岸对外联通新通道作用,精细化制定实施惠企举措,助力口岸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有力支撑海洋经济、邮轮产业、临港产业等发展壮大,以口岸通关流量促进经济发展增量。
荔湾3-1平台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4000天,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410亿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全年在华成功交易超1475万笔,金额近28亿元。
香洲区正积极推进魅力香洲十大行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推进低空飞行试飞场建设,重点拓展航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应用等业务场景。
一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持续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全力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