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作为全国外贸重镇,珠三角继续发挥着“稳定器”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这份4.38万亿元的半年报答卷,既是外贸发展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新的起点。“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外贸表现平稳,较好应对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发挥更大作用。”
肇莞穗增速领跑珠三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2.9%的增速。珠三角区域内,肇庆、东莞、广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7市表现尤为亮眼,增速均跑赢全省及全国水平。
广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同期新高。从增长贡献看,上半年广州市贡献了超过800亿元的外贸增量,对全国和广东的外贸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3.1%和46.7%。出口增长25.2%的表现位居外贸十强城市首位。
“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广州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跨境电商进出口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43%,贡献了广州超40%、广东近20%的外贸增量。同时,南沙港区外贸航线拓展至174条,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个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610.6万TEU,同比增长25.4%。
东莞上半年进出口货物总值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居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首位,拉高同期广东外贸整体增速2.4个百分点,二季度进出口规模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0.3%。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当地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15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的完整产业链,白明分析认为:“东莞外贸面临压力较早,包括玩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作较早,如今其外贸风险应对能力相对更强。”
肇庆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208.3亿元,以同比增长16.7%的增速一骑绝尘。其上半年外贸出口150.1亿元,增长10.5%;进口58.2亿元,增长36.4%。仅6月单月,外贸总值39亿元,增速跃升至22.5%。
剖析肇庆外贸增长动力,源于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尤其是民营企业贡献显著。上半年,肇庆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105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96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31.3亿元,增长22.1%,占进出口总值63%。出口结构亦呈现积极变化:机电产品出口74亿元,增长15.9%,占出口总值49.3%;高端装备增长22.4%;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70.2%。内需扩大则带动进口趋稳,金属原料、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增长59%、48.6%、22.3%。
深圳上半年外贸进出口2.17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肇庆、广州、东莞三市的外贸高速增长以及深圳进出口规模的总量优势,为广东乃至全国外贸注入暖意。
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这四个城市的消费动能充沛,不仅支撑大湾区经济,也会以其辐射力对全国有利。
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到我国,加上我国也有这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伊蚊,就会引起在本地传播。
据了解,该条新航线拥有澳洲、新西兰之间双向第五航权。
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正以差异化路径加速技术落地与产业协同,形成“各展所长、互补共生”的突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