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合作的再生水利用项目在外高桥造船竣工,标志着上海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正式启用。
根据双方7月签署的再生水项目合作协议,外高桥造船从毗邻的上海城投竹园四期污水处理厂引入经净化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船舶压载水、厂区绿化灌溉、设备调试冷却等方面水源替代。
据介绍,项目签约后,双方立即对再生水的水质、取水点位、水源供应等进行了充分调研,快速组建了三支专业团队,针对带压取水工艺、增压泵站建设、复杂生产区域的再生水管路敷设等技术难点进行了专项攻关。在短短半个月内,完成了在高压水冲击的环境下开孔取水的方案、确定了增压泵站选址以及详细建设规划、绘制了再生水供应管路图。
8月,项目正式开工,取水过程采用了安全、高效、经济的带压开孔工艺,即:竹园污水厂无需停水,在管道保持高水压的同时,在汇流井上方完成开孔和阀门安装,最大程度地保障竹园污水厂正常生产和运行;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对竹园污水厂路面的影响,项目采取了对再生水埋地管路拖拉顶升的方式,与船坞边廊道内的预置管路实现对接。
水源进入外高桥造船后,先通过新建的再生水增压泵站,由两台90KW和两台30KW的离心泵将水源送往船坞、码头等区域。泵站出水口水压达0.5MPa,即使用水末端也能够达到0.3MPa。水源流量能够满足外高桥造船每小时1000吨的峰时需求,预计每年节约新水70万吨,相当于370个标准游泳池的用水量。
据了解,再生水将首先应用于外高桥造船首制8600车位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坞内设备调试冷却以及出坞配合;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应用于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设备调试、压载水和坞内起浮配合。
该项目的顺利通水,开拓了再生水回用新思路与新模式,为航运领域创新应用水资源节约集约技术提供了可行方案,在优化供水结构、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方面带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据悉,双方还将继续在危废处置、一般固废收集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
总体看,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效益状况有所改善。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发生营业成本105.38万亿元,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0%,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2024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但10月单月降幅显著收窄,主要得益于内需和出口相关行业的改善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显效。
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存量政策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助力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