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扩围探路】
经过九年的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这一社保“第六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开。自2016年首批15个国家城市试点以来,长护险已覆盖49个试点城市,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这项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关乎数千万失能人员的切身福祉,更将深刻重塑我国养老服务格局,撬动万亿级银发经济新蓝海。
在试点收官、全国推开的这一关键时刻,第一财经将与政策制定者、照护行业从业者、受益者等做深入交流,总结地方探索的宝贵经验,前瞻制度落地可能面临的新挑战,共同见证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性升级。
【热新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两个月后,全国“消费第一城”正式推出“上海版”。
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行动,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复旦大学教授、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张伊娜告诉第一财经,上海的《行动方案》体现了促消费工作的整体布局和综合施策特点,通过政策机制设计贯通宏观政策目标和微观主体的获得感,把“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落实为了具体的举措,涵盖全面也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2024年人口增长较多的普通地级市中,温州、东莞、佛山、金华、惠州、湛江、芜湖等位居前列,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的安徽等地。
其中,温州去年常住人口增加9.1万,距离千万人口城市大关越来越近,仅差14.8万人。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汤海孺分析,浙江区域发展比较均衡,各个城市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也找到各自发展的优势。比如,温州本身就很有特点,有很好的外部资源,温州人不光是到全国各地,还到世界各地,资金、信息等资源十分丰富。
2025年以来,商办市场频现亿级大宗交易。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均出现亿级大宗资产交易的案例,进场布局的买家有科技行业的“新贵”,有地方国资企业,还有医疗领域的细分赛道“龙头”。
据克而瑞物管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内地32城大宗物业挂牌总价约为3.49万亿元,环比增加3.9%,同比增加84%,全国大宗资产项目挂牌量持续上升。那些“抄底”的企业或为经营自用,或为布局核心城市资产,以对冲地方市场波动风险。
【“40+1”新政策、新动态】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方案出台,5天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
上海发文加强直播经济技能人才培养:三年新培养持证直播技能人才5万名
浙江新增33个普惠托育试点 2025年底普惠托位占比不低于90%
收购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性住房,杭州“收存转保”实现“三方共赢”
(点击标题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