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报道,9月19日,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至诚60”在振华启东海工码头启航。
“至臻100”总长93.4米,型宽18米,型深7.6米,设计服务航速12.3节;“至诚60”总长72.76米,型宽17.5米,型深7米,设计服务航速12节;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具有甲板空间面积大、操作性能优异的特点,采用柴电电力推进和直流母排配电系统,取得CCS混合动力和绿色船舶入级附加标志。“至诚60”配备了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具有波浪补偿功能的可伸缩栈桥,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海洋工程核心装备国产化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两艘船舶均可实现在严苛海况下,设备、维修备件的高效运输和存储、人员转运以及风电场维护作业,其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远高于常规运维船,可大幅提高风电场运维窗口期。两艘船舶投运后将在国内风电场进行海上风电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测工作,致力于清洁能源及再生能源产业,为国家“十四五”及“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外有新能源的电量冲击,内有清洁减碳的要求,双重压力下煤炭和火电企业需要站在当下的财务表前主动求变,为将来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些来自1500米深海的清洁能源,通过香港、三亚、珠海等地的陆岸终端,源源不断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
2025年,以可再生能源、核能、风能、电气化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的引资规模有望达到创纪录的2.2万亿美元,几乎是传统化石燃料(1.1万亿美元)所吸引投资规模的2倍。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