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五年上海技能人才工资呈增长态势。
2019年至2023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79万元、13.55万元、14.83万元、16.22万元和16.88万元。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年平均工资增长量分别为4.09万元、3.13万元、4.22万元、5.90万元和3.48万元,增幅分别为20.4%、17.8%、26.5%、46.5%和35.5%。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优秀高技能人才年工资增长强劲。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高技能人才年工资高位数为33.08万元,增幅9.9%。“生物医药”产业高技能人才年工资高位数为27.09万元,增幅16.4%。“集成电路”产业高技能人才年工资高位数为20.39万元,增幅18.6%。
技能人才人数较多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年工资中位数分别为18.91万元、18.67万元和17.76万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高技能人才年工资中位数为18.25万元。
高级技师年工资高位数位列前五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48.49万元、48.00万元、45.51万元、41.18万元和35.81万元。
据介绍,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引进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上海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布2024年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向目录内职业(工种)提供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并加大相关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
对照目录,高技能人才年工资中位数位列前三的是“动画制作员”(46.03万元)“全媒体运营师”(37.04万元)和“半导体芯片制造工”(33.2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主体,2023年上海修订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参考文本,增加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协商条款,倡导企业建立体现技术、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岗位津贴和科技创新津贴;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和技术、技能岗位倾斜;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偏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9%,高等级获奖项目中近半数与三大产业相关
上海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政策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提升上海市民的健康保障获得感,显著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对上海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资本更精准、更持久地赋能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助力其强链、补链、延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当日与会嘉宾们的发言观点精彩纷呈。
围绕研发中心“动力源”,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组合,为产业链催生更多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