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联储降息50BP(基点),中国LPR(贷款报价利率)保持不变,国债短端利率上行、长端基本持平,长债进入相持期,收益率曲线走平。
截至9月23日收盘,10年国债收益率报2.0345%,30年国债收益率报2.1375%。经历了8月中旬震荡,债券收益率整体仍在波动中下行。当前,市场焦点转向如何实现今年增长目标和潜在的增量刺激政策,交易员亦密切关注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续作量和MLF利率。9月税期亦容易导致资金收紧,推动短端利率上行。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理财、基金等资管机构投研人士认为,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分歧不大,债市方向(收益率)仍是向下。但目前长债利率点位降至历史最低位水平,短期不确定性在于监管对市场干预和交易自身的脆弱性(持仓集中度较高)。整体而言,保险资金和理财资金对长债的配置需求仍然不低。
聚焦MLF利率
为维护季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23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01亿元7天期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1.70%、1.85%。其中,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0BP。
9月19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4.75%至5%,四年来首次降息,且幅度为超出预期的50BP。就预测未来利率路径的“点阵图”来看,今年年内仍有两次分别25BP的降息,而明年仍可能有100BP的降息。
印尼央行紧随其后宣布降息,机构预计其他发达市场央行和亚洲国家央行也会效仿。但上周中国LPR利率并未下调,因而市场将目光转到本周的MLF利率之上。
自上周美联储降息落地以来,国内长端债券收益率仍小幅下行。9月25日,中国央行将开展5910亿元MLF续作。民生证券陶川团队分析指出,海外降息是国内宽货币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历史表明,国内宽货币的节奏可能会略晚于海外。预计接下来国内降准、降逆回购/MLF利率可能先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或紧随其后,年内的LPR下调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或“不叠加”。
经历了8月初的大幅震荡,30年长债ETF再度企稳回升,9月23日收盘突破120大关,债市情绪也体现了经济仍有待复苏。数据显示,1~8月公共财政累计收入增速为-2.6%,企业所得税、个税和土地增值税仍是负增长;9月经济高频指标并未显著改善,截至9月21日,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走阔到-39%,地产旺季不旺;南华工业品指数月跌6%,工业生产同步仍偏弱;不过,出口方面表现出韧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表示,考虑到实际利率依然偏高,有必要进一步降息,且三季度应尽快实施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小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低至5.0%左右,短期内空间相对不大,但并不绝对意味着不能进一步下调;而中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5%,大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5%,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建议三季度实施年内第二次降准,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考虑到相关银行机构在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6000亿元以上。
长债配置需求仍高
不过,鉴于监管对长债的态度、供给上升的担忧以及机构配置的集中度风险,各界仍担心利率季节性上升是否会上演?
对此,中金公司表示,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理财,预计下半年对于债券的配置需求仍然比较强。接下来可能需要关注的是债券市场供给的节奏和资金面的状况。供给面来看,在9~12月,即便加上央行卖债形成的潜在供给,如果没有新的计划外增发,预计9~12月总体政府债券净增量月均水平或持平于今年1~8月月均水平,供给压力可控。资金面来看,机构预计在新货币政策框架下,叠加逆周期调节诉求提升、人民币汇率走升,资金面以稳为主。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称,债券收益率仍预计将下行,预计利率将在低位徘徊,随着市场情绪而小幅波动。在投资应对上,一是关注3年期银行“二永”的交易机会,该品种距离前低还有10BP左右的空间,可择机参与;此外,1年期的存单在1.95%附近,在短端资产中性价比仍凸显,若季末资金收敛引发调整,则是更好的配置时机。
机构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当前,理财、保险资金的长债配置需求仍然较强。
尽管8月的债市波动导致理财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但增长的态势不减。根据普益数据的估算,8月末理财存量规模约30万亿元,相比7月底规模抬升约1100亿元。节奏上,8月上旬增长约2000亿元,此后两周增幅在200亿~300亿元,而最后一周受月末及市场调整影响,规模收缩约1500亿元。
中金公司提及,今年以来,理财对债券投资的配置诉求相较以往有明显提升,由于供需矛盾今年突出,拉长久期和下沉信用成为了理财不得不采取的应对策略,导致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年初以来持续压缩。从配置品种上看,理财今年为了拉长久期,投资品种上有了不少新变化——大量增配国债和地方债,并对10年中票和“二永”的配置也非常积极。
对于理财这样负债端不稳定的产品而言,当遇到市场调整时,拉长久期就容易出现负反馈风险,例如8月中旬的行情便是这一逻辑的演绎。但相比过去的负反馈,本轮调整整体调整时间较短、回调幅度不高。这或与理财经历过2022年负反馈后,流动性预防措施有所加强有关,例如加大了现金管理类产品以及封闭式产品的发行,降低定开产品的波动性。
“8月购买部分理财的客户可能出现了小幅亏损的情况,但幅度比起2022年四季度那波的债市巨震要小多了,总体年初至今理财产品都实现了可观收益。”某理财子公司债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此外,另一大配置主力险资的配置诉求仍旺。各大研究机构认为,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较快,同时保险公司定期存款到期量依然居于历史高位,叠加非标资产供给仍趋于收缩,进一步加重资产配置压力。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资产端进一步向债券倾斜。与此同时,保险负债端成本下调慢于资产端收益的环境下,“利差损风险”逐步加大,对此,保险公司主要通过资产端拉长久期予以应对。
中金公司认为,保险公司仍有动力增配债券,尤其是长久期债券,债券投资同比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位。此外,银行等板块高股息资产近期有震荡走低趋势,若后续未见明显扭转,险企可能会需要更多依靠债券资本利得支撑其综合收益表现。
当月操作规模仍然较高,缩量幅度不大,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MLF与公开市场操作分开发布,未来工具的差异性定位将更加明朗。
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68780亿元。
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央行将公布最新一期LPR;下周A股市场将有45只个股解禁。
相比监管不确定性更大的长债,以及收益率大幅走低的短债,同业存单成为“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