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当前和今后十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5日)上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多个“关键”和“底线”阐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黄润秋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含金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2017年的不足80%提升到了2023年的91%以上。
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是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优良天数比例也连续4年达到了86%以上。全国地表水体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9.4%,比十年前提高了25.3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十年前的67.4%下降到2023年的55.3%;燃煤锅炉也从近50万台减少到不足10万台;十年来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超过400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十年前的不到20%提高到去年的80%以上,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此外,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妥善保护。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2017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18.5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2.4万个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
黄润秋同时表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也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因此,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应有之义;反过来,高质量发展可以为高水平保护提供强劲动力。
25日,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什么是高水平保护?如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黄润秋归纳为“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源头防控,形成高水平的调控体系。更加注重精准管控,形成高水平的治理体系。更加注重规范倒逼,形成高水平的标准体系。更加注重市场引导,形成高水平的政策体系。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形成高水平的技术体系。
近期,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在回答记者有关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新的难点和重点提问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过去十年,中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下降,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蓝天不仅数量上去了,“品质”也更高了。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全面打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取得积极成效。
“但目前这些措施带来的减排红利已大幅减少,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未来要更多依靠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赵英民说,近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夏季异常高温、秋冬季高湿静稳等不利气象因素频现,也给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了较大冲击。可以说,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任重道远。
赵英民告诉记者,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以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抓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进排污许可管理。
“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督促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生态环境的好坏,监测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告诉记者,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董保同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还要进一步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补齐短板,比如海洋监测、生态质量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新污染物监测。进一步强化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遏制第三方监测数据造假。加强监测数据集成融合、智慧分析,更精准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
到2027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将统一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量化管控的污染物种类及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新建企业自2026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2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目前,一些地方存在污水混排偷排现象普遍,入河排污口污水来源不清、责任主体不明,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