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价格泥潭”、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探底跌破成本的行业背景下,隆基绿能(601012.SH)发布BC技术的最新量产进展。
10月11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现场获悉,隆基绿能发布HPBC二代技术平台及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据悉,隆基绿能HPBC二代电池是基于隆基N型泰睿硅片,自主研发的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Hybrid Passivated Back Contact)。
据该公司管理层今日介绍,晶硅电池效率的理论极限为29.4%,隆基该电池的量产效率为26.6%,是目前晶硅赛道已知的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技术。该技术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4.8%,是当前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
“基于BC电池的光伏组件更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场景。”据公司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光伏组件正面无栅线意味着正面没有导线的遮挡,效率更高。焊接都在背面意味着没有焊带来回折叠,可降低电池片隐裂的风险。
谈及制造端的成本问题,钟宝申表示,BC技术由于工艺太复杂、工序太多,很多工艺步骤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导致其制造成本很难降下来。
钟宝申说:“公司将来有机会(将电池量产效率)提到接近理论效率的95%,基本上已经到量产的极限了。”
“如果把电池相对效率提高5%视为新一代技术产品。那在晶硅这个赛道不会再出现与公司BC二代产品形成代际差的产品了。”钟宝申表示。
从技术实现路径上看,据钟宝申介绍,最新组件不同于采用圆形焊带的光伏电池而采用扁焊带,通过在组件背面平铺、在电池片正背面折焊,以降低电池片边缘隐裂的风险。
公司过去5年财报数据显示,隆基绿能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35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为77.21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2022年10月,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一代技术发布。 今年5月,隆基绿能发布基于HPBC二代的集中式光伏组件时,钟宝申曾表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见到的,晶硅这个赛道最后一次实现绝对值提升1%以上的跨越。”
隆基绿能9月份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目前该公司具备1.5GW HPBC二代电池产能。“根据现有规划,预计到2025 年末公司将形成 50GW HPBC 二代电池产能。”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实现全绿电供应,“新能源与材料”成论坛主要议题之一。
李振国表示,公司需要寻找志同道合、在各个环节有本事的人一起把BC生态圈建设好,创造出不同于过去十几年光伏行业的生态环境。
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 N型TOPCon电池产能,P型落后产能已于2023年底减值计提完毕(计提金额8.9亿元);电池产品出货33.74GW,N型出货占比超90%,同比增长50.58%。
隆基绿能(601012.SH)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认为,预计6月份至8、9月份将是”531”后的政策空窗期,这个时间段也是136号文发布后,业内企业对后续业务如何转型和如何变革的思考期。
据公告信息,李振国的职位变更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