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10月13日在2024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规模均居世界前列。易纲表示,放眼未来,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需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体系,持续建设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五大支柱”。(上证报)
《意见》首次在省级层面明确碳排放配额属于合法质押标的,首创以省级文件明确“双登记”模式确认碳资产权属,并设置行之有效的违约处置机制,标志着广东在推动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碳路未来-2024气候行动典型案例”涵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气候行动公益项目、减排与碳汇项目、产业生态圈建设、绿色金融、绿色能源、政府、园区气候行动、循环经济9大类共计41家机构获得案例入选证明。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关键的纽带,其创新发展对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