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4条具体措施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广东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掌握大推力可重复回收火箭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建设5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商业航天新模式新业态加速生成。到2028年,基本形成星箭研制牵引、陆海发射带动、产业要素聚集、区域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力争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航班化发射能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区域特色鲜明的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行动方案》特别提到,优化布局推动产业集聚。按照“双核多点”架构,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阳江等地为支点,全省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广州、深圳打造从火箭、卫星、地面站、终端设备到应用的全覆盖产业链,建设若干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广州打造北斗产业生态城。珠海等地重点推动终端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阳江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园区,重点推动星箭总装制造、卫星应用、航天科普、航天文旅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行动方案》强调增进区域互动协作,提出与北京、上海等地加强合作交流,研究建立多方合作工作机制,在加快推进国家商业航天协同发展中作出广东贡献。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作用,依托中山大学、广东空天信息研究院、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数据与应用中心、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力争在遥感数据产业化应用、火箭发动机研发、巨行星系统研究等方向取得创新突破。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连续4次组织未来产业主题沙龙,前三期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
即使飞船失联,本次试飞仍能为SpaceX带来大量关键数据。
突发爆发,商业航天利好来了,产业链公司研发强度持续上升
项目对投标人资格要求门槛高,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而流标,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在其他商业火箭需要排队等待发射工位的情况下,长征八号能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拥有专属 “席位”,也预示着长征八号未来有望“走量”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