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之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近年来,因医院及政府端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有所拉长,一些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在财政支持地方化债背景下,相关公司能否因此受益?
10月14日,A股上市公司中,有多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股价以红盘报收,其中谱尼测试(300887.SZ)、迪安诊断(300244.SZ)、兰卫医学(301060.SZ)股价涨幅均超过4%;润达医疗(603108.SH)、凯普生物(300639.SZ)、达安基因(002030.SZ)股价涨幅也在1%以上。另外,华大基因(300676.SZ)、金域医学(603882.SH)股价涨幅分别为0.9%、0.18%。
以上述8家公司作为统计对象,除了华大基因外,其余7家企业2024年中报应收账款已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
具体看,2024年上半年,迪安诊断应收账款高达85.67亿元,是这8家公司中应收账款最高的,而同期公司营业收入是62.18亿元。
仅次于迪安诊断,是金域医学,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达到55.55亿元,同期营业收入是38.81亿元。
之后是润达医疗,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也达到55.14亿元,同期营业收入是41.35亿元。
整体看上述这8家公司,有7家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均在10亿元以上。
有个别公司因应收账款过高而业绩受到拖累。
如润达医疗,该公司在2024年中报中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82%,主要系部分医院客户账期结构有所变化,历史回款账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较2023年同期增幅较大,影响当期净利润。
对于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而言,常规情况下,公司的客户以医院居多。新冠疫情期间,基于抗击疫情需要,有一些企业承接了地区的大规模新冠核酸检测业务,这带来了收入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也相应增加。
今年5月份,在迪安诊断业绩说明会上,关于公司新冠应收款预计多久能全部出清,受到投资者关注。彼时,迪安诊断方面回应称,公司会积极推动应收账款回款工作。
目前有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几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偏高,跟新冠业务的应收账款增加有一定关系。
另有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截至目前,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中,有四成跟新冠检测业务应收账款有关。“目前应收账款回款难,主要是地方政府财政有压力。剩下的常规应收款,主要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费用间接还是来自政府资金。此次中央方面提出支持地方化债,我们非常期待相关政策可以落地。”
中邮证券10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认为,财政支持地方化债,利好ICL(第三方医学检验)板块,预计年底新冠应收账款减值风险较大幅度降低,个股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财政部表示,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将承担贴息资金的90%,以“真金白银”减轻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压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此次亮相的草案,新增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为救助对象,被认为将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除了尽快用好存量政策外,财政部已经表态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