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受多重因素影响,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利润总额超过5万亿,特别是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较快增长,彰显工业经济发展韧性。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6亿元,比1—8月份增加5754.3亿元,但是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今年8月份以来同期基数明显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比下降3.5%。主要原因有:一是从价格看,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幅继续扩大,对企业收入和盈利形成较大压力;二是从收入看,1—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增速较1—8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三是从成本看,企业成本增速快于营收增速,导致企业毛利下降,对利润增长支撑不足。此外,今年8月份以来同期基数明显抬高也给利润恢复带来压力。
高技术制造业凸显韧性。1—9月份,在生产快速增长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1个百分点,为规上工业利润提供重要支撑。其中,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1%、1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智能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7.5%、25.6%、10.2%;锂离子电池制造等绿色制造行业增长58.8%。其他新兴行业中,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电子电路制造等分别增长53.3%、35.0%、33.5%,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消费品行业利润稳定增长。在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稳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费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1—9月份,纺织、家具、农副食品、文教工美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5%、11.0%、6.6%、5.4%。得益于国内外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1—9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5个百分点。
总体看,虽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但工业新动能韧性显现,且随着工业企业预期企稳、信心有所增强,工业企业效益有望得到恢复。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存量政策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助力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向好。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稳就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房地产和出口政策的优化,旨在应对外部挑战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股大概率并未见底,先卖股票腾出现金,再考虑未来如何,已经成为投资人的主要行为模式。”
2025年面临的超常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的过程中,为应对大量不确定性预留超常规的相机决策空间。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