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31日,2024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开幕。
埃及国家总理、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等出席开幕式。
上海市市长代表黄融参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黄融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上海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各方面,大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为全球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开幕式上,摩洛哥阿加迪尔、印度特里凡得琅、卡塔尔多哈、墨西哥伊斯塔帕拉帕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5个城市获得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
上海奖是2022年上海市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设立的国际奖项,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促进新城市议程在全球的本地化,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表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城市,为实施联合国人居署重点领域工作和旗舰项目以及全球城市监测框架搭建平台。
今年是上海奖第二届评选,主题为“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着重奖励在“幸福安居,满足多元住房需求”、“青年引领,建设活力社区”、“创新发展,促进城市繁荣”、“低碳韧性,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的方向取得显著进展的城市。来自全球五大洲28个国家55个城市参加申报,经过国际专家团评审,最终15个城市入围,5个城市获奖。
首届上海奖获奖城市代表福州市在会上发出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联盟倡议。
开幕式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与联合国人居署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布2024版《上海手册》英文版,并启动世界城市日案例库征集。

不同国家、地区在推进速度、政策力度和企业响应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我国能源金融市场的整体图景及其规模格局与结构特征,深入剖析了产融结合的运行机制,揭示了“产融协同、双向赋能”的新型发展格局,并总结出产融结合背景下的能源金融发展十大研判。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理署长徐浩良表示:“展望前路,发展的新篇章须由大家共同谱写。各国政府、企业界与社会各界必须戮力同心,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大胆求变的新型协作网络。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共同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富成效、并具备充足资金支持的多边主义体。”
上海涉外企业ESG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是全国涉外领域首个ESG促进政策,沪港两地以“标准衔接国际化、实践赋能生态化”双高度深化合作的生动实践,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