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州汽车产量反超重庆,今年“汽车第一城”将花落谁家

第一财经 2024-11-04 12:17:08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刘展超

虽然广州产量反超,但是月度下降幅度仍然较大。

重庆欲登顶“汽车第一城”的位置遭遇到反击。最新数据显示,即使在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广州今年前9个月的汽车产量仍然反超重庆。根据双方的增速来看,今年谁将是“汽车第一城”还胜负难定。

广州反超重庆

广州和重庆是去年汽车产量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城市。今年前7个月,重庆汽车月度累计产量一直保持领先广州,但最新数据显示,重庆被广州反超。

广州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广州汽车产量179.34万辆,下降20.8%;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1-9月,重庆汽车产量173.46万辆,增长8%。由此来看,广州比重庆多5.88万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1-9月,汽车产量省份排名中,重庆仅次于广东和安徽;合肥工信局发布,1—9月,合肥市汽车产量达131.17万辆。

从增长态势对比来看,重庆正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广州则处于连续下降趋势,为何重庆领先仍被反超?

事实上,作为多年的“汽车第一城”,广州的汽车体量规模仍然很大。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1.79万辆,而广州是317.92万辆。因此,虽然处于下降趋势,广州仍然有对重庆的相对优势。

梳理月度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重庆除了3月和6月超过20万辆之外,其余月份汽车产量都在20万辆以内。广州今年从5月开始,产量都超过20万辆。而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往往是全年汽车产量最多的时期。

虽然广州产量反超,但是月度下降幅度仍然较大。9月当月,广州汽车产量22.75万辆,下降30.9%,因此,广州是否能继续保持反超的优势还难以确定。从去年重庆和广州汽车产量,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的增幅来推算,广州和重庆全年汽车产量将在250万辆处十分接近。

重庆和广州此消彼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前三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拉动全市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9%,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6.9%。

广州和重庆都是传统的汽车产业重镇。重庆也曾经面临过深度调整,2014年汽车产量全国第一,2016年达到315.62万辆的顶峰,但是随后却遭遇断崖式下跌,2019年降至138.3万辆,在艰难的调整转型中才慢慢恢复,尤其是爆款产品带动产业重新快速增长。

重庆统计局称,前三季度重庆汽车行业增长核心仍然是以赛力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赛力斯的主打车型问界M7、M9销售持续火爆,受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带动,金康新能源、小康动力、沪光电器等配套企业亦实现高速增长。

“第四城”之争

重庆和广州不仅在汽车产业上较量高下,实际上,近年来重庆和广州竞争的话题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热点话题,尤其是在经济总量上,围绕“第四城”的位置,两座城市胶着了好几年。

广州和重庆的“第四城”之争发酵于2019年。根据当时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重庆与广州的差距仅23亿元。2020年上半年,重庆GDP超越广州,由此引发了渝穗“第四城”之争的热议,此后两地的表现对比备受关注。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数据会出现差异。第一财经根据两地的统计年鉴梳理发现,实际上,早在2017年,重庆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广州,此后两地排名又出现过多次反转,显示双方竞争胶着。

根据广州和重庆的统计年鉴,2017年和2018年,重庆GDP超过广州,分别领先194.62亿和586.36亿元;2019年-2021年,广州反超重庆,分别高出238.92亿、27.32亿和337.95亿元。2022年,重庆再次超过广州290.03亿。2023年,广州又反超重庆229.94亿元。

这种胶着程度让外界难以预判究竟谁会在全年取胜。比如,去年前三季度,重庆也是领先广州,差距达到474亿元,但是最终全年数据广州还是反超重庆200多亿元。不过,今年前三季度,重庆领先广州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095亿元。

目前来看,重庆的速度优势比较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149.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4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作为工业重镇,双方在工业上反差较大。前三季度,重庆全市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8位;而广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