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投研·财经说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州高新区全链条扶持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前五

第一财经 2024-11-04 14:05:10 听新闻

责编:陈玥

该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前沿,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75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214家。

南方网消息,近日,2024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广州高新区在国家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合作竞争力位列第二,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位列第三。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起,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权威评价之一,每年举行一次。此次评价调研全国206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产业现状、研发投入及技术产出、人才、企业、产品,环境、合作等方面共39项主题的2237项数据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等指标体系。广州高新区4项一级指标位列全国前五。

生物医药一直是广州高新区、黄埔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该区生物医药产业始终引领区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其中,企业主体数增长了3.8倍,从2017年1000家增长到48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了2.5倍,从2017年40家增长到14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增长了2.5倍,从2017年650亿元增长到2300亿元。

该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重点引进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43家,上市企业20家,占全市的74%;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75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214家,成为支撑该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广州实验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型、引领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持续优化生物医药扶持政策体系,先后出台4个专项政策,今年进行了系统优化和迭代升级,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生物医药2.0”政策),集成以往生物医药专项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在全程支持创新研发、全面构建创新生态、全力推进创新应用、全心营造特质环境等方面,形成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扶持。

“生物医药2.0”政策鼓励新药临床试验,对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创新药或改良型新药,给予一定支持,加速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高地。同时,大力引进培育龙头型合同研发服务机构(CRO)和合同研发生产服务机构(CDMO/CMO),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药械研发、生产、注册等全链条服务,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鼓励医疗机构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应配尽配”,加快创新产品在医院使用;推进“生物医药省区协同监管新模式”,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研制产品项目列入省药监局“三重”创新服务名单,加快产品上市进程。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黄埔区积极探索生物医药服务新模式,与广东省药监局推进“省区共建2.0”,加快审评工作站在黄埔设立,开展加速产品上市、政策先行先试等五大板块13项“优监管、优服务”举措,承接部分省级权限,为药品、医疗器械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例如:该区积极对接广州百济神州重点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新增产线的需求,协调纳入省药检所绿色通道并顺利完成检验任务,比法定时限提速超过30%。

金融政策方面,该区建设中国风投科学城大厦(总部港)、中国风投知识城大厦等风投机构载体,集聚各类风投机构865家,资金管理总规模2484亿元,其中投向生物医药领域机构115家,资金管理规模216亿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区级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通过“母基金+直投”的方式,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