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起波澜。
内需方面,受政策预期引领,制造业、服务业PMI超季节性回升。此次地产销售脉冲强于近几轮放松时期,但斜率已有趋缓。房企拿地意愿继续恶化。政策加码之下基建投资小幅改善。“以旧换新”拉动汽车、家电销售,但消费者就业信心指数仍在历史最低位徘徊。
海外方面,历史来看,美国大选后对政策的不确定性情绪有望阶段性缓和,有助于释放前期推迟的制造业生产及投资需求,同时削弱避险需求对美元汇率的强势支撑。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标普调查)呈现见底回升,我国出口订单环比略强于季节性。
价格方面,国际事件可能加剧全球价格波动,但供过于求的格局仍将掣肘价格的向上弹性。我国制造业PMI的生产分项抬升幅度高于新订单分项,也预示供需矛盾背后的价格压力。去年同期猪价旺季不旺的格局今年或将重现。四季度CPI、PPI仍将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方面,近期更强化预期管理和多部门行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基调下,广义财政支出有所提速。一揽子增量政策侧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对年内的直接影响有限。随着美大选落定、美联储继续降息等,我国利率政策的空间可更灵活。
(作者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核心CPI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CPI、PPI数据将公布;9月金融数据或将发布;成品油将迎调价窗口;广交会等召开在即。
今年“十一”假期出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30%,机票预订也已全面进入高峰期。这一强劲的开局信号,预示着今年国庆假期有望成为一个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超级黄金周”。
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