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中国资本市场多举措发力

第一财经 2024-11-07 22:09:50 听新闻

作者:黄思瑜    责编:石尚惠

多家外资机构的人士表示,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塑造未来的政策措施。

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投资环境,让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中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宣布了一系列重磅举措。

11月7日,“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在沪开幕。在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

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将紧密聚焦提振资本市场的核心任务,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落实好“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措施,注重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强化一线监管,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鼓励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配置资产。

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催化创新至关重要。淡马锡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长狄澜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若能在这些领域持续发力,国内外投资者以及其他市场利益相关者将进一步受到鼓舞。比如:系统地将更多国内长期资本引入市场,通过简化IPO流程吸引高质量企业上市,进一步推动风投、私募股权和并购生态系统发展,加强中国内地、香港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提升A股投资价值,推进市场双向开放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贸易、地缘政治形势愈加复杂,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变革。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李明表示,证监会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投资环境,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其中,投资端,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续流入A股市场。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为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融资端,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截至10月底,已办结195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

同时,证监会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已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另外,在产品开放方面,中日、中新以及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并运行,已合计推出24只ETF互通产品;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持续扩大;首家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供给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11月初,首批14家证券公司试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

上交所也不断推进市场、产品双向开放。邱勇称,主要通过持续优化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丰富跨境产品、提升国际投资者服务能级,来积极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据了解,上交所推动跨境指数化投资,今年推出了境内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跨境ETF产品。目前,沪市挂牌的跨境ETF数量共75只、总规模超2500亿元,跟踪标的基本实现了对全球主要市场宽基指数的全覆盖。上交所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在沪市交易占比升至14.4%。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国际投资者开展全球配置无法忽略和错过的最重要市场之一。”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认为,这主要基于国际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长期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长期看好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系统部署,释放出很多新的改革开放信号。证监会后续也将推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

据李明介绍,将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申兵提到,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未来还将在外资投资展业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目前,对境外优质银行在华分行、子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已经允许将境外银行的指标合并计算,下一步将考虑研究允许申请个人养老金投资业务方面采取类似机制。同时,还将优化数据跨境流动,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在外资申请投资和展业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信息交换,提供更多高效的监管服务。

“近期证监会会同商务部明确了主权基金通过QFII渠道投资的税收优惠落地操作性指引,正在制定修订短线交易规则、程序化交易规则等,以法治的方式消除外资参与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申兵说。

央行也在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指出,将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

外资视角下的中国投资机会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发展迅猛,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中国的股票市值在2002年约为4600亿美元,如今已经达到将近12万亿美元,是2002年的26倍左右。

“淡马锡于2004年进入中国,当时我们正从新加坡扩展到新兴亚洲市场。如今,中国是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体投资组合的19%,即约2.08万亿元人民币。”狄澜说。

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周文秱认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可投资标的广泛且极具多样性,为国际资金提供了独特的投资回报来源。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中国资本市场也为海外投资人实现多元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

从外资流入的情况看,2024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3.19万亿元,这一数据在2004年末为5555亿元,过去十年翻了5倍;2024年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9万亿元,这一数据在2004年末为5720亿元,过去十年翻了7倍。

“由此可见,境外投资人对于中国资产始终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资金流入不仅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风格上也更为均衡,将持续助力国内市场的结构优化。”周文秱称。

作为中国的长期投资者,多家外资机构人士表示,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塑造未来的政策措施。

“正如近来一系列政策措施所表现的,中国政府致力于稳定经济、促进增长。其中包括资本市场改革,如4月的新‘国九条’、9月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而且监管者与投资者定期交流。这些都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市场反应积极。支持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振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保持这些政策的一致性将是资本市场持续保持优异表现的关键。”狄澜称。

周文秱也说,很高兴看到“9·24”以来政策上的一系列积极变化,这表明政府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并且政策制定者也正在采取一致的举措,防止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近期政策的积极变化推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中国股市也迎来大幅上涨。至于股市能否继续上涨,关键取决于经济复苏能否持续形成趋势,以及企业盈利能否持续修复。”周文秱称。

就投资机会而言,周文秱认为,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全球资本或将向更为广泛的与美元资产相关性较低,且足够便宜的资产开展再平衡。

贝莱德亚太可持续及转型方案主管Emily Woodland表示,目前,投资者对转型投资的需求正逐步增加。贝莱德2023年全球转型投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6%)的机构投资者计划在未来1~3年内增加对转型策略的配置。

狄澜说,目前已经看到了鼓励国内长期资本(例如养老金和保险资金)增加股权投资配置的措施。这方面的持续努力将有助于逐步加快国内散户投资者机构化的进程,并吸引更多的长期全球投资者。

“如果通过简化IPO流程吸引高质量企业上市,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则将提高现有上市公司质量,严格的退市规则将增强企业责任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并培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市场将会长期可持续地繁荣。”狄澜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