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OpenAI在去年携ChatGPT席卷全球后,AI技术的引入也让自动驾驶行业有了底气对高精地图“say no”。
近日,自动驾驶公司驭势科技正式发布全新一代U-Drive®智能驾驶系统,该套系统拥有高泛化、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降低了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高柔性和高容错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如路口封闭、突发事故等动态变化。
对于后续系统的研发方向,驭势科技直指“端到端+大模型”。第一财经记者从驭势科技方面获悉,驭势科技第六代智能驾驶系统将从自动驾驶模型升级为通用大模型,通过增加模型规模,构建自动驾驶的世界模型,来解决广谱通用性和corner case(极端情况)不收敛的问题。第七代系统将会是一个由第五代、第六代和端到端三套系统融合的产品,系统大部分时间将由端到端系统主导,模仿真人驾驶的体验;当出现corner case时,系统将会依靠大模型进行处理。
在去年以前,几乎所有领航辅助系统均默认需要基于高精地图工作。高精地图是精度更高、数据维度更多的电子地图,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但高精地图较低的更新频次和较高的成本也让自动驾驶公司叫苦不迭。
AI技术的进步也让行业开始纷纷降低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多家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推出了“轻地图”或“无图”方案。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功能)更为激进,计划采用“纯视觉+端到端”的技术路径。随着特斯拉的引领,自动驾驶行业也纷纷转投“端到端+大模型”的怀抱。
驭势科技董事长兼CEO吴甘沙此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端到端像系统1,它可以类比人类驾驶的本能模式,以极低功耗、极低算力的方式开车;而大模型就像系统2,针对一些最难、少见交通状况,需要高算力、高功耗去思考。不排除这个(端到端+大模型)可能是未来自动驾驶实现终局的一种模式。
这并非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观点。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也曾公开表示,“我们对智驾核心的思路就是端到端+大模型,就是系统1+系统2的理念,我们认为,这个方式是更接近于人类驾驶的、更有前途的智能驾驶方案。”
根据辰韬资本联合三方发布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30余位自动驾驶行业一线受访专家中,90%表示自己所供职的公司已投入研发端到端技术,大部分技术公司都认为难以承受错过这一次技术革命的后果。
①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②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举办;③广西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获重要突破。
①黄仁勋谈中美AI竞争:中国的Deepseek和阿里通义千问是开源模型中最好的;②国产AI编程工具加速“上新”,阿里云内部AI辅助代码生成比例近40%;③腾讯多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R1-0528。
①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副主任医师职称考试;②SAP宣布接入阿里通义千问;③快手:第一季度可灵AI收入超过1.5亿元。
①京东工业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②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③上海:探索AI大模型助力科研范式创新,建立算力设施的开放和优惠使用机制。
“AI代码助手对个人而言提效很明显,但这个变化发生后,最终还是要达到组织提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