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兴,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能够带动全球贸易需求的改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尘埃落定,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给我国的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蒙上一定的阴影。可能的贸易制裁,到底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多大呢?
大幅增加关税,影响多少出口?
关税仍然是特朗普放不下的“谈判”武器。特朗普团队的“美国优先”主义认为,自由贸易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外流,使工作岗位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从而削弱了美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竞争力。
特朗普在年初的言论中表示,考虑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广泛关税,并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可能超过60%的关税。8月份,他再次表示,他的广泛关税税率可能达到10%到20%,这意味着其对某些国家征收的关税可能更高。9月份,特朗普扬言称或将对某些从墨西哥进口的产品征收200%的关税,紧接着10月他在演讲中暗示税率还有可能上升至1000%。超高关税威胁的目的是什么?特朗普曾在采访中表示,“关税越高,企业进入美国并在美国建厂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就不必支付关税。”
特朗普的加税“口号”水分很大。上轮竞选时特朗普表示“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45%的关税”。但实际上,在系列磋商之后,最终落实的4个清单中加征的税率最低仅为7.5%,而最高也不超过25%,最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为19.3%,不到45%的一半。本轮竞选中,特朗普关于加税的表述相比上轮更加夸张,如果从最终落实角度来看,其所主张的加征税率含有的水分可能也较高。
我们认为,加征60%关税非常极端,发生的概率极低。首先,特朗普加征关税是为了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等目标,这需要时间来推进和验证。加征60%的关税这种极端的说法更可能是为了在贸易谈判中“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其次,大幅提高关税或“自损一千,伤敌八百”。大幅度提高关税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将波及美国国内生产活动,我国也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击,这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国内经济和通胀不确定性。考虑到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政策在制定时应该会更加谨慎。
最后,特朗普的“商人思维模式”与他人存在差异。关税是手段,换取更多的利益才是目的。特朗普在任期间出现过关税的下调,而功劳部分来源于我国同意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因此,特朗普再回白宫,“边加边谈”分批次地对特定商品加征关税是更可能情况。
考虑到特朗普有关加征关税的表述是零散且模糊的,根据现有的表述和上一轮特朗普关税主张落地情况,我们估计本轮可能加征的税率有两种主要的可能情形:
情形一:中美贸易磋商取得积极进展,对中国加征的税率约为7.4%;
情形二:重演上一轮贸易战,对中国加征的税率为其口号税率的三分之一,约为15.3%。
情形二或是最可能的情况,预计我国对美国出口将减少29%,总出口预计减少3%。我们参考近年来学者和权威机构对中美贸易的研究报告,估算出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关税弹性以及中国总出口关税弹性,对两种情形进行测算。情形二下,预计我国对美国出口规模预计减少29%,减少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对总出口的影响方面,我们采用IMF GIMF模型给出的模拟结果,这一模型综合考虑了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等。测算结果显示,情形二下,我国的总出口预计减少3%,减少金额在1100亿美元左右。
纺服、钢铁、轻工制造和计算机行业对美出口或受较大影响。根据历史数据来看,美对中进口金额对关税变动敏感性最高的行业分别是纺服、钢铁和计算机,并且从对我国进口依赖度来看,三个行业也处于前列,分别为7.2%、6%和3.4%。此外,目前美国对我国的轻工制造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如果全面加征关税,轻工制造业行业的对美出口规模也将大大减少。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特朗普将加征关税视为换取利益的筹码,其重返白宫,更可能的情况是分批次地对我国特定商品加征关税,而加征的税率极小可能达到60%,更可能是其目前口号的三分之一左右,大概15%。而这将使我国对美国出口将减少29%,总出口预计减少3%,金额分别为1300和1100亿美元左右。预计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纺服、钢铁、轻工制造和计算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特朗普是否会再次施压降息。
消费端裂痕或逐渐体现。
①美财长贝森特:签署重大贸易协议机遇已至 美国优先不是“美国独行” 仍坚持强美元政策;②关税冲击服务业 欧元区4月综合PMI几乎零增长 欧洲央行预计今年工资增长将大幅放缓。
围绕着是否降息的争论,双方互呛声浪此起彼伏。
美联储官员戴利:通胀风险上升,降息或需等待;摩根大通发布财报季前瞻;高盛发布消费板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