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稳了?10月CPI为美联储三连降定调,但明年会如何

第一财经 2024-11-14 08:25:27 听新闻

作者:樊志菁    责编:葛唯尔

市场定价已经落后于美联储9月预测。

由于基数效应和租金等住房成本上涨等因素,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时隔7个月再次反弹,同时核心CPI增速与上月持平,符合市场预期,有关年底降息的预期有所强化。然而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通胀回落进展有所放缓,加上特朗普政策对物价的影响预期,可能导致美联储明年的降息幅度减少。

核心通胀显示黏性迹象

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周三表示,10月CPI同比上涨2.6%,较9月加快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CPI月率连续四个月保持在0.4%。

分部门看,住房成本(包括租金以及酒店和汽车旅馆房间)上涨0.4%,占CPI涨幅的一半以上,增速较9月加快0.2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通胀的主要推动力。食品价格在9月份上涨0.4%后上涨0.2%,电力成本上涨了1.2%,天然气价格上涨了0.3%。受国际油价下滑拖累,汽油价格下跌0.9%。

房屋租金持续成为通胀主要推动因素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核心CPI同比上涨3.3%,与9月持平,环比上涨0.3%,连续三个月走高。

受消费者需求强劲推动服务价格上涨,超级核心通胀表现出黏性迹象。医疗费用上涨0.3%,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医生服务成本上涨0.5%,处方药价格上涨0.2%。美国政府对医生服务和门诊医院服务的源数据和方法进行了更改,从10月份的CPI报告开始,将采集医生服务和门诊医院服务指数中私人保险部分的二手医疗索赔数据。

与此同时,旅游休闲业务持续旺盛,航空票价强劲上涨3.2%,酒店和汽车旅馆房间价格上涨0.5%。二手车价格上涨2.7%,为2023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界普遍认为,10月CPI报告整体符合预期,抵消了外界对物价超预期反弹的担忧。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下月第三次降息的定价有所上升。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FedWatch工具,在美联储12月17日至18日的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79.3%,高于数据公布前的58.7%。

根据CPI数据,机构更新对10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预测从0.2%到0.3%不等。该指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跟踪的通胀指标之一,预计10月份核心PCE同比增长2.8%,较9月加快0.1个百分点。

明年宽松路径难测

第一财经记者汇总发现,华尔街对2025年美联储的政策空间普遍持谨慎态度,美元指数在数据公布后依然徘徊在近半年高点附近。

另一方面,鉴于共和党已经拿下参议院控制权,并即将赢得众议院,投资者预计特朗普的政策将不受阻碍地进行,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如果包括减税和提高进口商品关税落地,明年的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与此同时,限制移民将减少劳动力供应,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然后转嫁给消费者。

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话来说,要为“颠簸”的旅程做好准备。“显然,我们没有宣布胜利,但我们觉得这个故事与未来几年通货膨胀率继续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下降并稳定在2%左右是非常一致的。”他在上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普格利什(Michael Pugliese)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有迹象显示,通胀方面的进展已经开始停滞。时间可能很快就要到了,美联储将发出信号,表示降息步伐将进一步放缓,也许从2025年开始,会放缓到每隔一次会议的速度。”

一些华尔街专家预测,特朗普的计划可能会将通胀率提高1个百分点,使其达到约3.6%的年通胀率,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多部门固定收益投资主管罗斯那(Lindsay Rosner)认为,由于财政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很高,随着新年寒意的到来,美联储可能会选择放慢宽松的步伐。

美联储内部的立场似乎依然不太明朗,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里(Neel Kashikari)和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Thomas Barkin)本周都表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判断降息的速度或幅度。接下来,市场将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晚些时候的最新讲话。

本周,投资者还将从10月零售销售月率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中,寻找更多物价和经济前景的更多线索。快速增长的美国经济的弹性,增加了通货膨胀将以多快的速度稳定在2%的不确定性,往往会给物价带来更大的上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美联储明年降息的空间已经缩水至三次,而不是美联储9月份会议上预测的四次。Brean Capital高级经济顾问德夸德罗斯(Conrad DeQuadros)表示:“在降低核心通胀方面缺乏进展,这应该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担忧,政策可能没有美联储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么严格。”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