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与中山两地正式实现了电子印章互信互认,标志着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通过达成中山企业电子印章平台与深圳平台的互联互通及相互认证,进一步扩大了电子印章在两地企业跨区商务活动和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范围,为两地企业的跨区域投资及经营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过去,深圳企业和中山企业主要依靠纸质合同完成合作事项的签署,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还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负担。现在,借助于深圳与中山之间建立的电子印章互信互认机制,双方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电子合同完成签署流程,并即刻发送,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已经与北京、上海、香港等多个城市实现了电子签章的互信互认。未来,深圳将继续深化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和完善跨区域电子印章互信互认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高效的商业生态系统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和省长卢东亮陪同下,先后到阳泉、太原考察调研。
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将从政策协同、服务协同、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力支持区域内流动就业人群、异地置业家庭等群体的住房消费需求,促进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7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案例首次对外发布,案例共有10项,涵盖公共服务、科创攻关、生态治理、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山坦洲大道施工已完成90%以上,预计2025年10月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