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近期,24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等5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及,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智慧养老院”,配置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智能化设备。支持发展社区“虚拟养老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开发“养老服务电子地图”等应用程序,便利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新方向
首先,《若干措施》是一份极具前瞻性和全面性的文件。文件涵盖了居家、社区、机构、农村等各个养老领域,明确了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丰富拓展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养老服务消费的高度重视,旨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养老服务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繁荣发展。
其次,文件中提及的智慧养老,无疑是本次文件的一大突出亮点。智慧养老院通过配置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智能化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社区 “虚拟养老院” 为例,它整合了社区卫生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社区福利机构等资源,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就像一座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便捷的上门服务。例如,苏州市沧浪区的 “邻里情” 虚拟养老院,自 2007 年运营以来,服务对象已覆盖 2 万多名高龄老人。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助等六大类 53 项服务项目。此外,开发 “养老服务电子地图” 等应用程序,便利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老年人通过这些应用程序,可以轻松找到附近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了解服务内容和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还缓解了养老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养老服务消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养老行业现状与挑战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老年人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需求,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尽管养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相比于迅猛增加的养老需求,服务供给仍存在明显缺口。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设施不足现象较为明显。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和设施共有 38.7 万个,养老床位合计 829.4 万张,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 1∶4 计算,至少需要养老护理员 200 余万名,但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 32.2 万名,缺口近 170 万名。在偏远地区,养老设施更是匮乏,很多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
再次,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短缺,护理质量参差不齐,员工培训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 600 万名,但实际从业人员只有 50 万名。养老护理员中,50 岁及以上的占 77%,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86.94%,持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的人员占比 69.23%。养老人才普遍处于上升通道不畅、职业认同度偏低、自我认同感较低的境况之中。新入职的员工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在职的养老护理员也需要不断培训来适应护理方面的新要求。
最后,养老服务行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融资渠道有限,资金压力较大。一些小型或新成立的养老机构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营和发展。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工资、日常运营等多个方面,资金投入大。同时,养老服务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有限,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未来展望,养老前景可期
首先,尽管我国养老行业目前面临着服务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和资金压力较大等痛点,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养老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政策的不断完善为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力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促进养老行业的快速发展。
再次,技术的进步也为养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养老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智慧养老可以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晚年生活。
未来,养老服务将更加多元化。随着老年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养老服务将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养老服务机构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从次,养老服务也将更加专业化。随着养老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养老服务机构将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养老服务机构也将加强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等的合作,实现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另外,智慧养老将推动养老服务更加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养老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智慧养老可以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未来,智慧养老将涵盖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晚年生活。
接下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养老服务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为老年人带来更美好的晚年生活。未来,老年人将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接着,养老服务机构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养老服务机构也将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未来,社会各界也将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等将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企业也将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之,虽然我国养老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养老服务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为老年人带来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报告认为,尽管AI具有重塑经济和社会的潜力,但确保发展收益公平分配仍是全球重大挑战。
AI制药行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其重要性及影响力在医药领域内日益凸显。通过整合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AI制药正全面推动药物研发流程的加速,为医药产业的革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中国的大模型市场经历了一场蜕变。过去一年里,“百模大战”的喧嚣逐渐被更为稳健的技术进步所取代,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扩展,以及在提高训练效率、优化推理速度和实现更紧凑模型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破。
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纷纷落地。
生物科技的突飞猛进会不会也为AI的发展提供独特的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