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资产化、资本化的过程中,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和资产化是使得资产动起来的第一步,随着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出台,数据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11月25日,在2024数据资产管理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数据产业将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需要让数据更好和科技结合,让数据更好进入生产函数。
他介绍,近年来在数据政策基本框架形式之下数据金融化走得特别快。“数据资产和实体资产的结合,融资价值的互相增强,实体经济增强数据资产的价值,数据资产增强实体经济的价值,形成了新的金融业态,这个业态正在起来。”
朱民特别提到了公共数据开放对构建数据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公共数据具有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导工程。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下称《意见》),从扩大资源供给、规范授权运营、鼓励应用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朱民说,政府在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把公共数据开放,授权经营。因为地方政府有大量的数据,而公共数据对企业未来的运营意义特别重大。比如交通数据、低空数据、城市公共服务数据,这些数据对实际产业的精准化发展和挖掘客户影响非常大,所以各个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政府的公共数据授权经营、成立了自己的数据公司,还有像上海数据交易所这样来进行交易沟通的等。
“这个市场潜力会非常大,因为公共数据的沉淀对未来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鼓励公共数据的开发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他解释,现在定的原则是(数据)共享,不共享是例外,所以可以看到现在要求大家共享公共数据,充分发挥公共数据的资源力量和数据的力量、智能的力量,来为世界经济服务。未来公共数据的大门会越打越开,会形成另外一个数据发展的大潮。
“我们需要做什么?”
朱民认为,数据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这个战略定位已经说明了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未来有几件事:让数据更好和科技结合,让数据更好进入生产函数。
他举例道,数据挂牌交易很重要,但挂牌交易是不够的,因为在挂牌交易之后最重要的是让数据进入生产领域、生产函数,让它变成真正的生产力,而不仅仅只是变成财富的一部分。所以要大力拓展让数据进入生产函数、进入物质生产领域,特别是中国的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保持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就是走向数字化,把数据资产和制造业相结合。
另外,中国扩大国内内需,建立中国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的新增长模型,服务消费会成为未来的大头。“数据将在未来的服务企业当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没有工业服务企业,发展工业服务企业是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有新质生产力特别重要的方面。”
未来从领域来说,从城市建设,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碳中和”,再往上走的科技,都是数据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有巨大的机会”。
朱民称,在所有基础中的基础,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和数据资产的交易体系、生产体系就变得特别重要。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世界里,实体经济的价值将会和数据的价值相互在一起、相互加强。实体经济会加强产生数据、加强数据价值,数据价值会增强实体经济的价值,两个价值相互增强的新的混合产品将会出现在我们的交易市场上,成为整个数据世界的新业态,它是物质和抽象结合和融合起来的。“如果现有的物质世界都会有虚拟的数据部分加强和交融,这个世界有多大?所以这是无比宽广的。”朱民说。
数据交易所面临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未内部化、市场结构与垄断制约竞争活力等问题,需通过修正制度设计、重塑市场结构和优化监管范
当前企业掌握的数据变现难、变现渠道单一,让企业无法短期获得效益,从而没有动力支持数据流通。
在深圳福田,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已被推出,并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
要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账,用数单位可以来这里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为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创造条件。
聚焦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这一关键环节,对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上限价格)管理,既保障运营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防止其形成垄断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