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销量最高峰出现在2017年,当年销量达1498万辆,2023年合资品牌销量滑落至1124万辆,今年前10月,合资品牌销量仅为730万辆。”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近日在汽车金融峰会上说道,如果今年乘用车整体销量为2300万辆的话,合资品牌销量将约为920万辆,较2023年减少约204万辆。
不过徐长明认为,市场格局变化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以后没有机会。在油车市场中,自主品牌份额为30%,合资品牌为70%,预计未来燃油车每年依然有800万辆的份额。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第二代电动车进步明显,如果产品力提升有机会扩大销量。
“根据调研,现在开合资车的人,未来在选择电动车时,67.8%的人还想买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徐长明表示。
应对市场变化,多家合资车企推出促销政策,大众、通用等合资车企开启了“限时一口价”政策,紧凑型A级燃油车入门价格普遍下探至8万元以下,B级车门槛打入15万元阵营,甚至终端价格来到了12万元。同时,合资车企通过降价增配方式提升竞争力,今年11月推出的奥迪新A3三厢版起售价为16.99万元,相较于老款车型的指导价下降了约4万元。
“限时一口价”政策直接促进了销量的增长,帕萨特10月份的销量已经突破了2.4万辆,而今年上半年月均销量不足2万辆。别克昂科威Plus与凯迪拉克全新XT5在推出“限时一口价”后销量也有明显地提升。
不过考虑到长远发展,合资品牌亟待补齐的短板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共推出94款新能源新车,是合资品牌的13倍。合资品牌除了电动车产品数量少外,智能化领域也存在短板,产品迭代速度较慢。
“比如,蓝牙钥匙这一功能,主流合资和豪华品牌,100款车中不到10款车装载了这一功能,但自主品牌这个功能的装车比为60%,造车新势力达到了98%。”徐长明表示。
合资品牌正在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强智能化。东风日产宣布和华为合作,称其是首个与鸿蒙座舱全方位合作的合资品牌。一汽奥迪Q6L e-tron(基于奥迪和保时捷联合开发的PPE平台推出)的智能驾驶功能也由一汽奥迪和华为联合开发。该车能够实现类似华为ADS的点到点无图智驾,“全国都能开”的能力以及自动泊车、遥控泊车、代客泊车等高阶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合资品牌普遍转变了发展路径,寻求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平台,同时在研发等层面更加本土化。奥迪和上汽推出了新品牌“AUDI”,首款车型AUDI E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未来三年将会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覆盖B级和C级市场。同时,上汽奥迪选择郑钦文为品牌代言人,树立奥迪在电动车时代新的品牌形象。长安马自达推出的MAZDA EZ6与长安旗下深蓝SL03使用了同样的平台。
中金公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合资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能力、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尚未形成,电动化转型的最佳窗口期日渐收窄。未来中国合资车企面临三条出路,一是坚定转型、本土化;二是像大众一样与中国车企合作,补足短板;三则是退出中国市场。
李双双透露,2024年北京现代累计出口量已突破5万辆,将继续拓宽出口渠道,增加出口车型种类和数量,计划明年出口量提升至8万至10万辆。
万豪计划于2025年初裁员833人,占总部员工约16%,以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并节省成本。
今年参与谈判/竞价的117种目录外药品中,89种谈判或竞价成功,平均降价仍达到63%。
近日,有消息称毫末智行启动了裁员计划,职能部门已裁员约30%甚至近半,将按照“N+1”的标准向被裁员工进行补偿。11月22日,毫末智行方面回应称:“公司正进行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
大众汽车(安徽)推出全新优惠方案,ID.与众全系直降4万元,限时成交价16.99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