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技术市场双赢到优势互补,中日高新技术合作寻找新突破口

第一财经 2024-12-02 16:51:42 听新闻

作者:潘寅茹    责编:葛唯尔

分析认为,中日经济互补性特征依然显著到,未来企业联合创新的可能性在加大。

当前,中日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而其中离不开高科技、创新技术的引领。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中日高新技术间的合作现状怎么样?前景又如何?

“让不可见变为可见,让不可知变为可知,”近日,日立高新技术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饭泉孝在上海告诉第一财经,“这是高新技术所能推动世界前进的力量。”

中日高新技术合作如何发展(来源:新华社图)

中国市场撑起业务重要部分

今年恰逢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入华60周年。60年来,集团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重要时刻。对于中国市场,在饭泉孝看来,日立高新凭借观察、测量、分析为基础的技术能力及全球销售能力,为解决社会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半导体”、“医疗”、“科学仪器”和“产业解决方案”领域是日立高新对中国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饭泉孝给出的数据显示,在日立高新集团的销售中,海外的贡献度大约为80%左右,“全球销售额中接近两成是来自中国的市场,中国市场撑起了我们业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十多年前为中国相关机构检测农产品中的激素、残留农药等提供相应的分析测试设备,到如今,携手生态研究所改善嘉兴南湖水质、为中国三甲为主的医院提供设备等,中国市场不断涌现的各种需求,使得高新技术的运用场景在不断拓宽。

饭泉孝提到,在医用领域,日立高新已为中国三甲为主的医院提供了超1.2万台血液生化的自动分析装置,这一设备如今已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他表示,除了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检测需求外,当前中国市场上关于DNA基因方面的分析检测需求在加大,后续也会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也吸引了日企的关注。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此后这一数据不断增长。SEMI预测,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采购额预计将再创新高,首次突破400亿美元。

据第一财经了解,在半导体检测的细分领域中,2023财年,日立高新的CD-SEM电镜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我们非常重视半导体业务,看到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饭泉孝说道,“不过,目前集团还没有在中国市场进行半导体设备生产的布局,当前重点是尽最大努力来提供中国半导体行业所需要的产品。”当然,他也强调,会在严格遵守法规的前提下,不断致力于扩大中国的半导体业务。

关注中国市场创新动向

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科研的推动。对此,饭泉孝表示,与其他国家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是一以贯之的做法,在中国市场也不例外。

他以中国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领域为例表示,动力电池是汽车的“心脏”和主要成本,但也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安全性备受关注。“我们特别关注今后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饭泉孝告诉第一财经,“围绕电池,从生产、使用,到及时对电池剩余的寿命进行监测,最后在废弃阶段能够想办法让电池焕发新生,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形成一个价值链。目前,我们已经与中国有志于从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开展探讨,通过创新让动力电池更好地发挥作用。”

过去多年来,中国技术发展的速度让饭泉孝印象深刻,“作为以创新来推动发展的企业,我们对于中国今后创新的动向非常关注。”在他看来,中国市场的特点就是技术创新的速度非常快,作为日本企业要想学习还有些许困难,“但正因如此才要向中国企业和市场汲取更多经验,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双方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