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九大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首要任务。那么,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扩大内需对2025年中国经济为何重要?又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放在明年重点任务的首位,并且将“扩大国内需求”拓展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专家指出,这一排序与措辞的变化,是根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提出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表示,当前我们国家经济还是处在不断回升向好的过程当中,总需求目前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着大力提振消费,最突出的亮点是提出了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有利于从宏观上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刘涛表示,明年实施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首先以提升消费能力为重点,要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多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同时,还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意愿。
刘涛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针对着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和银发经济来进一步发力。首发经济是以“首店”作为牵引,作为龙头,进一步带动首店、首秀、首展等等这些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三方面都是当前消费市场发展当中重要的增长点。对此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新型消费的潜能。
消费和投资,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刘涛表示,我国投资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明年要进一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
刘涛表示,要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于整个投资的牵引和撬动作用,以此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与此同时还是要更好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让全社会的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还要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制度型的开放,进一步增强外资的吸引力。
今年下半年约有0.7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2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待发行,另外还有约4万亿元普通国债待发行。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二季度GDP增长5.2%,这一数据超出市场预期。
展望下一个五年,面对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内需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日本家庭消费的回暖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表明消费者信心可能正在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