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6月基建投资增速虽放缓,下半年稳定增长有支撑

第一财经 2025-07-16 13:15:13 听新闻

作者:陈益刊    责编:杨志

今年下半年约有0.7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2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待发行,另外还有约4万亿元普通国债待发行。

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下称“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不过,上半年整体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助力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狭义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这一增速较前5个月(5.6%)下降了1个百分点,不过依然高于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8%)和去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4.4%)。

今年前5个月基建投资增速比较平稳,6月份基建投资出现明显放缓,这也导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测算,6月份狭义基建投资增速约为2%,为去年8月以来最慢增速。

从包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来看,多家机构测算上半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8.9%,较前5个月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广义基建投资增速约为5.3%。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基建投资增速均在6月份出现明显回落,原因何在?

温彬认为,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或与天气因素扰动、资金到位情况特别是建材价格的大幅下降有关。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称,6月基建投资整体放缓或与天气因素扰动、资金到位情况偏低相关,但从长周期角度看,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资金配置向更有效的创新科技领域倾斜有关,政府债对传统基建投资拉动有所减弱。

今年以来财政资金明显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而基建相关资金支出则出现小幅下滑。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其中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同比下降3.1%、7%、0.1%。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称,今年上半年传统基建增长乏力,水利投资连续5个月下滑拖累下整体基建增速下滑。6月公共设施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从资金端来看,今年政府债发行前置。1-6月政府债累计融资7.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约4.3万亿元,但地方专项债在化债因素下对实体经济实际拉动作用有限,对应基建投资动能持续走弱。

另外,在地方加速化债背景下,监管层强化城投债监管。根据中诚信国际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投债净融资额-763.60亿元,同比下降约149%。

上述银河证券研报称,从经济结构转型上看,传统基建投资动能不足。一方面土地成交低迷和房地产施工疲软对基建整体形成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资金正优先投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领域而非传统基建,传统基建投资动能不足。

袁海霞认为,高频数据显示,6月以来石油沥青开工率持续提升且好于去年同期,伴随传统基建相关实物工作量逐渐形成,叠加三季度专项债发行继续提速,基建对投资的支撑仍然不弱。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期公开表示,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等。

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正加速发行。根据公开发债数据,今年下半年约有0.7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2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待发行,另外还有约4万亿元普通国债待发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表示,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一些地方及机构预估规模可能在5000亿元左右。

除了尽快用好存量政策外,财政部已经表示,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增量政策中可能就有适当增加政府举债规模,从而推动基建投资适度提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