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已经远超纽约湾区的1.8万亿美元、旧金山湾区的1.38万亿美元,与东京湾区旗鼓相当,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发布活动上,《报告》主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万陆介绍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他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五年多来,大湾区内部科技、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各项建设事业齐头并进,经济总量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报告》由一篇总报告、七个专题篇章的17篇研究报告、两篇案例研究报告、1篇大事记组成,从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生活圈建设、高水平开放、重大合作平台等各个方面,对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做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总结,研判了下一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五年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见证了港澳繁荣稳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湾区实践不断丰富的非凡历程。大湾区的卓越建设成就,充分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说。
我这次上会提交了三份提案,聚焦如何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建言献策,具体包括:促进和鼓励国际组织在广东省设立办事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促进大湾区数字人民币应用。
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如何更好地加强粤港澳合作?
宋瑞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优势在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动。
机管局斥资约43亿元人民币,购入珠海机场35%的股权,此举除了加强香港国际机场与珠海机场合作。
金融体系与制造业体系两者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生态的繁荣,激发了区域内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