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亿纬锂能获颁欧盟电池法规动力电池TÜV南德全球首张TÜV SÜD Mark证书,引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迈向国际新高度

第一财经 2024-12-24 20:21:56 听新闻

责编:钱焜

亿纬锂能获得欧盟电池法规TÜV南德全球首张动力电池TÜV SÜD Mark证书。

2024年12月18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正式获颁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全球首张欧盟电池法规(EU)2023/1542动力电池领域的TÜV SÜD Mark证书,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亿纬锂能获颁欧盟电池法规TÜV南德全球首张动力电池TÜV SÜD Mark

作为欧盟规范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法规,欧盟电池法规(EU)2023/1542全面覆盖电池生产、使用、再利用及回收等各个阶段,致力于推进欧盟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电动汽车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在新能源交通产业链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欧盟电池法规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限用物质、碳足迹、回收料、性能和耐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据悉,本次认证严格遵循欧盟电池法规(EU)2023/1542标准,全面评估了电池产品的通用安全性能、有害物质管控、碳足迹核算、性能及耐久性指标、标识规范、电池健康状态(SOH)及预期寿命等关键要素,同时依据符合性评定程序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审核。

在碳足迹评估方面,亿纬锂能遵循欧盟新电池法碳足迹授权法案(草案)的测算标准,建立了完整的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实现了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产品分销到废弃处理及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依据欧盟电池法授权法案(草案)中关于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与声明格式的要求,在TÜV 南德的严格审查下,亿纬锂能率先完成了行业内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与声明披露,实现了碳足迹核算的全相关过程闭环管控。

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中,从碳足迹计算到产品研发,亿纬锂能均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体系文件,并在风险管理、内部协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从点到面地建立了持续性的流程体系,以落实欧盟新电池法规对于产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最终,亿纬锂能顺利通过TÜV 南德的严格审查,确认其符合欧盟新电池法规 (EU) 2023/1542的相关标准。

TÜV南德广州公司总经理欧阳强友在颁证仪式上表示:“欧盟电池法规为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变革与挑战。亿纬锂能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坚定不移的绿色发展理念及完善的管理体系,成功通过TÜV南德认证,充分展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战略远见。我们很荣幸见证这一时刻,期待亿纬锂能在新能源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绿色能源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亿纬锂能质量中心副总裁施诺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亿纬锂能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加速全球化布局,积极融入欧盟电池生态。这就要求亿纬把与电池相关的海外政策,纳入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本次获证,是亿纬锂能朝着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出海“新三样”之一,我国动力电池的出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规模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73GWh,累计同比增长39.2%。从出口表现来看,今年前11个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67.9GWh,同比增长26.1%;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15.8GWh,占总出口量的69%,同比增长2.1%。在全球范围来内,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出口量均高居世界第一。

顺应这一宏观趋势,亿纬锂能已经实现了业务的全球化扩展,动力电池出口覆盖了欧洲、东南亚、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公司在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投资产能,并在美国、土耳其等国家设立合资公司,实现了产能出海。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和2024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27.27%、25.13%。

今年,《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实施,对出口至欧洲的中国电池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法规规定,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需要提供电池厂家信息、电池型号、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电池碳足迹总量、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碳足迹等信息;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同时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亿纬锂能本次收获认证显示了公司在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力,更代表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该认证将为亿纬锂能进一步开拓欧盟市场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树立了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的新标杆。

双方合作团队合影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