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9时,中国香港籍“地中海卡里普索”轮靠泊洋山深水港三期码头,等候在船边的上海边检总站洋山边检站民警迅速登轮为船舶办理入境边检手续。在边检查验大厅,民警通过边检业务系统对驶离的船舶信息进行归档,系统显示刚抵港的“地中海卡里普索”轮成为该站今年查验的第10000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这也是自洋山口岸运营以来,年进出国际航行船舶首次破万艘次。
洋山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范勇介绍,今年船量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8月和9月,这几月影响船舶进出港和港口生产作业的极端天气较往年有所减少。6月、7月一些新建的超大型集装箱货轮和以LNG、甲醇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船舶集中交付、下水运营,同时一些存量船舶也依然在运营,处于增量和存量共存的状态,因此今年的办船量就相应地增加了。
据洋山边检站统计,上一轮洋山口岸入出境(港)船舶高峰期时2012年,当年超9760艘次,彼时洋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5万标箱,靠港的船舶多为中小型船舶。今年入出境(港)船舶艘次破万,且靠港船舶以超大型集装箱为主,大船舶配大载量,助推了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破5000万标箱。
12月22日上午,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现场,2024年上海港第5000万标箱装卸完成,成为全球首个突破5000万大关的集装箱码头。根据上港集团公布数据,这其中,洋山港占50.5%。未来,随着小洋山北侧岸线的建成投产,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和靠船量将持续稳步增长。
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52座,已建和在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此单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上海港绿色航运服务业态,也是建设“上海港清洁能源加注中心”的重要举措。
2024年汉堡港对华集装箱吞吐量达220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0.7%,占港口总吞吐量近三成。
对于停火声明,船公司看起来并不“买账”。
加强战略合作,携手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共同推动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