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天然气加注、绿色甲醇加注、岸电输送等补能方式,上海港清洁能源加注再添新成员。
3月28日13时30分,在洋山港一期码头,“通银5005”号供油驳船在搭靠中国香港籍“中远法国”轮期间,成功加注约2700吨B24船用生物燃料油,这是上海港首次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此类燃料。此单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上海港绿色航运服务业态,也是建设“上海港清洁能源加注中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全球航运业脱碳进程的加快,航运企业在环保方面纷纷加大投入,在新建船舶上选择以LNG、绿色甲醇、绿氨、纯电等清洁能源船舶,或对既有老旧船舶实施升级改建,安装洗涤塔、脱硫塔、碳捕集系统等环保船用装备。
对于尚未改建的老旧船舶来说,加注B24生物燃料油是一种较为便捷的减碳手段。该燃料油由24%的生物柴油与76%的低硫或高硫燃料油调和而成,其中生物柴油部分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动物油或废弃油脂,通过与甲醇或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进行提炼,调和后的燃料兼容性强,能直接用于传统动力船舶,可为船舶减少加注等量传统燃料约20%碳排放量。
为保障此次加注作业顺利进行,洋山边检站加强与能源供应方、加注作业船舶及口岸各联检单位联系,提前为“中远法国”轮办理相关边检手续,为加注船签发搭靠外轮许可证,确保船舶在港期间能够同步实施能源加注作业和集装箱装卸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视频监控和码头巡查,加强船舶在港期间管理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为船舶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下一步,边检机关将继续支持上海港“绿色”燃料加注业务,为各类能源加注企业实施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上下外轮和搭靠外轮便利,为绿色航运发展提供移民管理支撑,服务上海清洁能源加注中心建设。
累计上网的电量中,输送香港的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就发达经济体而言,2004~2024年间,对煤炭需求已降低50%;对比2023年与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对煤炭需求的一半已被风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
目前美国清洁能源供应链仍高度依赖进口,行业预计新关税将增加生产成本、扰乱供应链以及推高电价。
推进建立健全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将香港、澳门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澜湄区域跨国级共同电力交易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