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据国家医保局,为持续推进医保基金安全规范使用,国家医保局根据历年检查情况,梳理总结了定点医疗机构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领域以及定点零售药店的常见问题,制发问题清单,于即日起启动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
今年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范围更广。自查自纠的主体,从定点医疗机构一类主体,延伸至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类主体。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的范围,从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6个领域,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形成9个领域对照自查的问题清单。
二是更加精细。问题清单的颗粒度更细,要求各地在国家医保局制发问题清单基础上,结合本地医保管理政策进行本地化部署,同时举一反三、丰富细化,形成更有针对性、更加全面、更易操作、更适配本地的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问题清单。自查自纠的组织形式更细,明确各级医保部门主动开展数据分析,向定点医药机构推送数据筛查结果,帮助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更加精准高效。自查自纠的结果要求更细,明确定点医药机构要及时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
三是宽严相济。2025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并继续按照宽严相济原则开展后续处置。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敷衍塞责,或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定点医药机构,予以从重处理、公开曝光;按照有关要求与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信息贯通;对相关人员,按照《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支付资格记分管理。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容不得任何人贪墨侵占。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是医保部门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强化自我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希望广大定点医药机构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扎实做好2025年自查自纠工作,也欢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广大群众予以监督。
方案重点布局了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
百亿基金经理们的“隐形牌局”,出手有何不同?
机构指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
BioParK在密切对接一系列跨国医药企业。
一条大洋彼岸的买药视频引发了近50万次观看、1万多次的转发,“为什么在美国买药,价格有这么大的波动?”“在美国是怎么求医问药的?”让许多网友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