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市政协委员李燕:发展银发经济要考虑让老年人群“老有所为”

第一财经 2025-01-14 13:11:50 听新闻

作者:邹臻杰    责编:杨志

当前上海60岁至69岁的老年人群数量占比高达51.3%,他们既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身体状况良好,拥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意愿,是名副其实的“活力老人”。

如何将老龄人群的“生活诉求”纳入产业与城市的“发展诉求”,是超大型城市面临的难题。

“我们不但要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要重视老有所为。”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燕告诉第一财经,发展银发经济的一大关键点就是要发挥老年人群的人力资源作用,即考虑如何让老年人群“老有所为”。

李燕告诉记者,经团队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末,上海60至69岁的老年人群数量在60岁以上人群中占比达51.3%。他们既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身体状况良好,拥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意愿,是名副其实的“活力老人”。

李燕接受媒体采访 邹臻杰/摄

李燕此次带来《关于鼓励活力老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的建议》《关于以行业协会协同联动为抓手,助力我市适老化改造市场化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上海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老年消费环境的建议》等多份建议。

《关于鼓励活力老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的建议》提到,许多活力老人对志愿服务的项目种类、参与方式、报名渠道等缺乏了解;部分活力老人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相关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相对单一,多以精神奖励为主;相关志愿服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

为此,李燕给出四方面建议:一是要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比如可与社区合作,建立专门面向活力老人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或终端,供老人查询与操作。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与指导;制定针对活力老人的课程,内容可涵盖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医疗急救、文化教育等方面。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比如,为表现优秀的活力老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购物券、体检套餐等奖励,激励他们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或设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享受社区服务优惠,还可作为评选优秀志愿者的重要依据。

四是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志愿服务组织应为活力老人志愿者购买足额的商业保险,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等,同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每位老人志愿者建立健康档案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