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天路一号入轨,国产商用卫星发射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1-17 16:06:04

作者:乔心怡    责编:宁佳彦

2025我国商业卫星发射即将进入爆发期。

1月17日中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着巴基斯坦PRSC-EO1卫星、天路一号卫星和蓝碳一号卫星升空,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本次“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6次飞行。

据了解,天路一号卫星是由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抓总研制的中高层大气临边探测遥感卫星,用户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一位商业航天从业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通常来说,中高层大气环境处于传统航空器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就是‘飞机上不去,卫星下不来’的空间,这些空间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和利用”。她向记者表示,获取这段空间范围的大气密度、温度、成分和风场等重要数据,有助于极端灾害天气预报、空间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在空天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天路一号卫星研发团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针对我国中高层大气环境遥感载荷起步晚,可控环境模型缺失等“卡脖子”问题,团队通过自研平台和荷载,在中高层大气探测手段与技术中获得突破。据介绍,该卫星具有高垂直分辨率、多参数、全天候等观测特点,同时具有载荷和平台质量比高、产品成熟度高等设计特点。

银河航天技术人员对卫星进行出厂前的状态检查。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银河航天执行总师习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临边遥感是空间大气遥感的新型探测模式,需要将卫星发射到某一固定的轨道高度上,在其所在位置沿着切线方向对中高层大气层进行分层探测,通过获取大气发射、散射、吸收等光谱信息反演出大气层的各种物理参量。

“未来这一系列探测将为我国开展自主卫星通信及导航保障、浮空平台投放与应用等提供实测数据。”习斌表示,数据产品可以为我国大气模式的精确构建、环境变化的机理以及电离层模式研究提供支持。

根据民银证券研报,2025我国商业卫星发射即将进入爆发期,“我国将在高密度商业卫星发射基础设施,包括卫星制造、火箭研发、发射场建设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此外,为了防止频轨资源的囤积,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要求申请卫星网络资料的运营商在7年内完成全部部署,否则会进行规模缩减。

当前,国内商业卫星制造企业也在进一步扩充自身产能。2024年年底,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G60卫星数字工厂投产,并下线了首颗自研新一代平板构型卫星;时空道宇旗下卫星超级工厂的日产能也在近期传出有所突破;银河航天也向记者透露,企业已经具备了年产100颗以上卫星研制批产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