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氢化镁储氢材料生产线在陕西榆林成功开车,标志着榆林在打造“西部氢能之都”道路上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该生产线是目前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以上氢化镁生产线,年产量可达150吨。项目由大连富德金煜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基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专利技术,攻克了规模化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氢化镁的高效、连续、数字化生产。
氢化镁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储氢量高、安全环保、可循环使用。上述生产线制备的氢化镁材料,纯度高达90%~99%,循环次数可达千次以上,能够提供比之前市场上更安全和低成本的氢能储运解决方案。
陕西是化石能源大省,而2023年该省约80%的原煤、70%的天然气、43%的原油出自榆林。煤炭气化、焦化等过程会产生大量氢气。同时,榆林金属镁产业规模占到全球一半左右。这为榆林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先天条件,榆林顺势提出打造“西部氢能之都”的目标,将氢能产业列为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每年拿出3亿元支持发展。
早在2020年,中国西部氢谷(榆林)氢能产业园就已开工。2022年,由陕西延长石油、国家电网陕西新能源、陕煤集团、陕汽集团等企业共同出资的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公司落地榆林。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国有氢能产业平台,陕氢公司计划在榆林投资2800亿元,建成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产业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氢能在全球总能源中的占比将达20%。
氢通能源创新的商业模式为其提供了显著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被取消的项目中,有16个由前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批准,主要涉及CCS等;未来审计范围可能扩张至电动汽车、电力等领域。
该氢能基金建立了投后赋能机制,将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持续为投资企业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
该基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
由上海环交所、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碳科”)联合主办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发布暨氢贸易研讨会”在虹口区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