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冬季流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近日首次发声。据“高山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在近日举行的“高山论坛”上,海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宁毅与高山书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委员张文宏谈及传染病防控和慢病预防。
张文宏在回答关于“新冠之后,冬天呼吸道疾病似乎越来越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时称:“最近的流感,我在公开场合一句话都没提到,为什么?因为跟往年没多大区别,一切都在正常范围内。呼吸道的传染病,本来每个冬季就要来的,没什么稀奇的。”
这是张文宏首次就今冬流感发表看法。他认为,前几年很多人没注意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被新冠数据遮掩过去了;这一次流感来了,新冠的病例反过来又被淹没了。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在回答今年的流感和往年有哪些不同时也表示:“近期的流感高发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会出现,最新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南方个别省份也开始出现下降。”
她同时称,从流行强度来说,这次流感流行的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从流行时间来说,今年进入流行季时间晚,预计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会比上一个冬季流行季晚1个月左右;从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别亚型来说,今年冬季到目前为止各地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均是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在上一个流行季是以甲型H3N2亚型,乙型和甲型H1N1呈现多种型别亚型的交替流行态势。在既往的多数年份,也是呈现多种型别亚型交替流行。
1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在解答春节前后新冠、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如何时,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称,当前我国正处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流行季,但总体流行强度低于上一个冬春流行季水平。流感已进入流行高峰期,短时间内可能仍将处于较高流行水平;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所致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在不同地区和特定人群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预计多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针对流感用药,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增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并明确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需求,十余家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截至目前,尚无一款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只能在科研或疾控场景下“应急”使用。
“鼠尿病”近年来在我国已不常见,但仍可存在于有水田的农村地区,被动物尿液污染的积水是钩端螺旋体病原体的重要传染源。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些人对于患者为何需要隔离产生疑惑,既然不会人传人,为何仍需采取隔离措施?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是人-蚊-人,虽然病毒不会直接人传人,但人也是传染源。”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