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日发布报告说,2025年1月成为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
据报告介绍,该机构记录的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摄氏度。数据还显示,过去12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61摄氏度。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5年1月是又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管热带太平洋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并对全球气温产生了暂时的降温效应,但1月气温仍延续了过去两年的破纪录趋势。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伯吉斯说,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将继续密切监测海洋温度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等多家机构在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近期,美的集团有多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解除限售。